1、
垃圾焚烧占主流
当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法。在西方国家,垃圾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瑞士80%的垃圾为焚烧处理,日本、丹麦垃圾的70%以上为焚烧处理。填埋处理在美国依然是处理量最大的方法,占比达到56%。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主要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比例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主要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比例与中国对比

目前我国人均垃圾焚烧量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与人均垃圾产生量有关,同时与垃圾焚烧占比低有关。2011年我国城镇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为37.6千克/年,2007年欧盟人均垃圾焚烧量为127.7千克/年,日本2005年人均垃圾焚烧量为315.5千克/年,美国2007年人均垃圾焚烧量已达到95.1千克/年。
图1:我国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与发达国家对比

2、德国:重视循环利用、周密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
在德国,大多数垃圾被回收利用,其次是填埋,其余垃圾直接焚烧后发电。经统计,德国每年产生垃圾6000多万吨,其中3500万吨被回收利用,1100万吨被焚烧,另外1500万吨填埋,回收利用、焚烧、填埋分别占57%、18%、25%。
1972年,德国就通过了首部《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开始对垃圾进行环保有效的处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将废物处理的管理理念确立为“减量、循环与再利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实施了《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到2005年,德国就有60%多的市政垃圾得到再循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达到了65%。
3、日本:严格分类基础上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法
日本由于土地面积的狭小,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减少最终填埋量为主要处理方式,并且明确提出了“3R”原则,即减量控制(reduce)、回收利用(reuse)和循环再利用(recycle)。现在,日本80%的生活垃圾被进行焚烧处理,5%左右被回收利用,剩余的15%被填埋。
在日本,每家每户墙上都贴着垃圾回收时间表,每周七天回收垃圾的种类各不相同。生活垃圾先分为可燃、不可燃、大型垃圾、其他类垃圾和电子类垃圾等类型,大类下面再分小类。垃圾在被运到垃圾处理站后,会经过严格分类后再被运到终端处理厂。
4、美国: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生活垃圾商业运转模式
在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回收、处理、加工及销售在是一个系统的产业,依靠商业模式来运行。目前,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回收、焚烧和填埋。其中回收占30%,焚烧占14%,填埋占56%。
填埋处理在美国依然是处理量最大的方法。但总的呈下降趋势,填埋废弃物的总量从1990年的1.27亿吨降低至2001年的1.16亿吨,同时填埋场的数量由6326个减少至1858个。
焚烧也是美国重要的垃圾处理手段。根据美国环保局2007数据,美国共有87座“废物能源回收厂”(WtE),分布在26个州,共有焚烧炉220台,设计总处理能力9.4万吨/日。
5、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背后,首先是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其次是完善健全的垃圾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此外,还有一些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如用户收费制度、产品或包装费、押金返还制度、填埋税等,保障垃圾处理的高效可行。
表2: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国外垃圾处理经验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