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835 0
2007-11-06

   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用地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方式进行配置的,因为土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反映了需求者和供给者合理的预期。从土地要素的需求者角度来看,土地要素的价格构成了需求者成本的一部分,一般而言,要素的边际收益总是大于要素的边际成本。所以价格越高,意味着使用土地带来的收益越大,从而对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从供给者的角度来看,供给者之所以出售土地,是因为供给者可能有一个更佳的选择,这种选择能够给他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因而也提高了供给方要素的配置效率。

    2、假设土地的所有者不是一个生产者,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的配置?土地所有者,准备离开者和准备购买者。这种土地制度也可以有效率的扭转,具体过程省略。

   3、如果在中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假设存在一个土地的经营者,一个土地的需求者和一个土地的供给者。土地的需求者由于使用了这个土地而获得利润m,土地的供给者由于出卖土地转到其他选择中增加的收益为n,土地的经营者(或者经济人),可以获得两者收益的一个权数am+bn。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三种不同产权制度下土地扭转机制的效率,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1:14: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