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奖学金&贫困补助事件引发的理性思考(欢迎板砖西红杭和臭鸡蛋贴)
第一次恬不知耻地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活事件,首先恳请读者们多多谅解.小鱼儿学识浅陋,不足之处欢迎板砖,西红柿,臭鸡蛋等.
最近小鱼儿所在学校里闹得最风风雨雨的除了万恶的教学评估就是貌似极及惠民的国家各种奖学金和贫困补助。教学评估存在已久,既然能够存在,必有其合理之处,在此不便多加评价,以免招来愤青的不合理之骂名。但是今年和国家奖学金和补助金额之大,名目之多,可称前无古人,堪比外汇储备和巨额顺差……钱的分法各班各院都不大相同,因为没有关注过这些事情,所以没有什么发言权,本着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的态度,本不应该乱说。所以下面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几点假定:1,理性人假设,即人都是自利的;2,所以分析都是建立在虚构情形下;3,作者本人是一个经济学原理学得奇烂无比的人,除了理性人假设不会用其它任何理论来分析问题
下面开始,情形一:将这笔巨款平分给每一个同学。此方法也许是能够获得最大多数人最大支持的了。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几乎可以等价于每年学费降低100乘以一个小于10的有理数。但与学校直接把补贴发给大学这种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又不完全相同,因为非盈利的单位是由自利的理性人来控制和管理的,所以这个小于零的有理数就会变得不可估计
然后进入情形二:荐于些款项的目的是为了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同学,就让它尽情发挥此功用,让需要的人得到这笔钱。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实际家庭真正无比贫困的并没有那么多,而且有也没有贫困到需要且应该得到这么多钱的地步。另外,得奖的名单由谁来确定?有以下可能:1,由领导来决定,小到班干部,中到班级辅导员,大到院级领导……这些方案所面临的道德风险是我一个单纯且不经世事的无知少女所无法估计的。但是具体到班干部决定这一方案又有其特殊性,因为决定利益归属的人本身可以是利益的最大受益者。总之此方案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2,由全体同学公投决定,表面上看来好像有浓厚的中国台湾特色?嘿嘿,个人认为是这是相对民主的方案了。抛弃道德良心等稀缺资源的作用,所有想要得到票数获得奖金的人必须为拉票付出一定代价。假定这种代价是物质承诺,如果信息完全对称,市场作用完全有效,最终的结果是大家全部得到平均收益,这点稍有经济学基础的人应该完全可以理解,所以在理想状态下方案2可以等价于情形一中的平分方案
情形三:从这笔钱中先拨出部分作为资助真正的优秀贫困生所用,其余全民平分或充当班费,甚至干脆建立基金来运作以求增值.此为情形一和情形二的中和,看似比较符合中庸之道,但也许同样会面临情形一和情形二所述的各种问题
废话已经太多,沾污了各位高尚的欣赏水准实感抱歉,就此打住.写此文不为讨论本国本校本班关于此事件做法的合理性,只为使自己的大脑可以得到运动还不至坏死
小鱼儿强烈盼望着板砖西红杭和臭鸡蛋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在下面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