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正常开工的企业只有9家,总产能合计约6万吨/年,预计2013年产量约5.93万吨,开工率98%。此外台湾的新农有2000-3000吨产能,先正达在英国还有2万吨产能。全球产能近9万吨/年。 图表1:国内
百草枯正式生产的仅有9家,均满负荷生产

图表2:国内百草枯开工率逐年提升至产能上限

国内需求复合增速近20%,2倍于草甘膦。根据世界农化网的数据,2001-2011年我国百草枯折百的使用量由1560吨至9080吨,复合增速达到19%。早在2008年,百草枯在国内的销售金额已接近8亿元,紧随草甘膦、乙草胺之后,是我国农用除草剂中的第3大产品。单就销售金额的年均增长率而言是草甘膦的2倍,并高于市场上其他除草剂产品。
从出口估算过去10年海外需求复合增速8.4%。据世界农化网的数据,2001-2011年我国百草枯折百的产量由0.6万吨至4.3万吨,复合增速达到22%。若扣除国内的使用量,认为富余产量全部出口满足海外需求,假设海外产量保持在2万吨/年不变,则海外的需求量由2001年的2.4万吨增至2011年的5.4万吨,过去10年复合增速8.4%。
图表3:百草枯的需求增长情况

百草枯的用量之所以能够快速上升的真正动力,在于它自身固有的、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百草枯属于快速触杀型灭生性联吡啶类除草剂,在除草剂用量中仅次于草甘膦排名第二。作为一个使用了近50年的品种,百草枯在全球13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作物上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农户已经深深感受到百草枯的快速吸收、快速杀草特性,对他们作物的种植作用和价值。也正是在这半个世纪里,全世界的科技人员每年对数以万计的化合物进行过筛选,至今尚未找出第二个作用速度能够与百草枯媲美、毒性更低的新产品。
图表4:百草枯独有的特性推动其需求量不断增加

提高复种指数可增加百草枯需求量。为解决人口增加而耕地面积有限的问题,我国的复种指数可由150%提高至近200%,即新增9亿亩耕地面积。使用除草剂及时清除杂草进行免耕倒茬种植是提高复种指数的重要手段。人工清除杂草佣工成本需100元/亩,机械翻耕整地费用为35-50元/亩,利用草甘膦或百草枯(用药成本5-10元/亩)进行免耕倒茬种植在长江流域已经不推自广,成为常规性生产措施,目前百草枯在蔬菜倒茬中的使用比例已近5成。我们假设未来4.5亿亩耕地会使用百草枯,每亩地使用20%含量制剂约150g计算的话,则新增百草枯原药用量折百1.4万吨,国内使用量将增加1.5倍。目前海外如美国和欧盟的复种指数仅为90%左右,对于百草枯的需求也有提升的空间。
保护性耕作(少耕或免耕)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增加百草枯需求量。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大大缓解传统耕作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可使水土流失量减少50-70%。尤其适用于占国土面积52.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用除草剂百草枯防治杂草是保护性耕作必不可少的环节。2009年国家颁布《全国保护耕作规划》在我国十余省市推广,目前已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而国内旱作农业面积近5亿亩。该技术一旦大面积推广,百草枯将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若以4.5亿亩的50%使用百草枯计,则新增百草枯原药用量折百0.7万吨。
果园、林地除草的特殊需求增加其在农业和非农领域的用量。我国现有各类果桑茶园近2亿亩,约6成为丘陵或山坡地。在度坡大于28度的地方除草不能伤及地下根茎,否则裸露地表的水土流失将会加剧。使用百草枯不杀根可以大大缓解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全国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超过3.7亿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超过2亿亩。林业每年需要除草的面积应在1.5亿亩之上,但目前全国林业化学除草面积尚不足0.2亿亩。百草枯是符合林业杂草管理特殊要求的对路产品之一。预计新增百草枯使用量数千吨。
我国百草枯供需状况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