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3-9-4 11:38 
为啥资方一定赔本呢?其实很简单。
刚刚说过,现在的分配方法是“资方先给劳方发工资,资方等着最后结算, ...
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人会说:资本家们就把积压在手里的产品全都消费了不就完了吗?
这当然不行,
首先,资本家们无法消费掉这些产品,毕竟,这些产品是为市场准备的,资本家们自己需要的并不多,或者说根本不需要。比如甲资本家手里积压了10000辆家用轿车,乙资本家积压了10万套服装,他们就算资源共享,互相消费,这东西也消费不完啊。
其次,很多积压产品是以产能的方式存在的,也就是还是半成品。比如汽车不好卖,则汽车的产量会进行调整,积压的库存车毕竟是有限的,更大的问题是工厂开工率不足,投资在厂房和生产线上的资金难以回收,资金链断裂。
再者,就算全体资本家们准确规划,密切合作,少生产面向劳方的产品,大量生产自己需要的奢侈品来自我消费,但是毕竟他们亏损了货币,这种方式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最后,一旦资本家们这样做(明目张胆地随意分配产品),那么他们就必须面对我们开篇遇到的劳资分配问题:凭什么?资方提供了货币,劳方付出了劳力,然后得到了所有的社会产品,你资方凭啥享有对产品的绝对定价权,即,你
凭啥可以任意规定劳资分配份额?
----------------
楼下继续。。。有人插队,提到这里来:
还有些人会说:你忘了吧,储蓄是转化为投资的!如此一来供求就平衡了!
这就是经济学闹的最大的笑话了。
首先,储蓄就算全花掉,也最多是让资本家收回自己的投资而已,并不能让资本家赚钱;
最重要的是,储蓄的钱大部分是转化成了投资,
何谓投资呢?你借钱要想还本付息,就不能买东西吃光用光,而是要从事某种生产,靠生产产品出售产品来获利,能收回投资还要赚钱才行。
那么,投资购买的东西,应该叫原料,而不是产品。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上积压的是小汽车,而你要投资,你买的还是生产线和厂房!大家看,这岂不是南辕北辙,越渴越吃盐??
所以说,
储蓄转为投资,是经济学闹的一个笑话,也是现实社会中的笑话,
储蓄不断转换为投资,只会让社会上的债务和积压产品同步积累增长!直到经济彻底崩溃——债台高筑,产品积压!而这,正是当今社会的活生生的现实。
债务越多,积压产品就越多,而这两者都是足以让经济崩溃的两只“看不见的手”!——在这两只手背后的主谋,就是资本主义的灵魂——仅仅凭借拥有资本就有权力分配社会产品!也就是“钱能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