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和沼泽
1.总量大,分布不均
我国淡水资源中,地表水的比重较高。地表水包括河流、冰川、湖泊和沼泽4种水体。中国大小河流的总长度约为42万公里,径流总量达27115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径流量的5.8%。冰川总面积约为5.65万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29640亿立方米,年融水量达504.6亿立方米,多分布于江河源头。湖泊的分布很不均匀,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800余个,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多分布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其中淡水湖泊的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左右。另外,沼泽分布很广,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是中国沼泽最集中的两个区域。冰川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
图1:全国
水资源结构(没有扣除重复计算数据)

图2:我国地表水分类图

2.河流分布:三大洋水系
我国河流众多,大多数河流皆为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这是由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所决定的。我国的河流分属三大洋水系: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大部分地区是太平洋水系,西南部分地区属印度洋水系,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西部属北冰洋水系;东部地区河流众多、河网稠密,西部地区河流稀少。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易于河流的发育。全国径流总量的96%都集中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仅占4%,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冬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枯水季节,夏季则丰水季节。
图3:中国河流流域图

3.湖泊分布:集中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天然湖泊遍布全国。湖泊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②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图4:中国湖泊分布图

二、地下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1.地下水分类
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中,地下水约占23%,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地下水种类很多,根据区域地下水分布特征可将中国地下水分为松散沉积物分布区地下水、喀斯特(岩溶)分布区地下水、基岩山区地下水和多年冻土区地下水4大类。
图5:我国地下水分类图

2.地下水资源:存量南多北少,开采量北多南少
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3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其中山区为6667.91亿立方米,平原为1561.19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多年平均为3527亿立方米,其中山区为1966.59亿立方米,平原为1561.19亿立方米1。另外,从区域来看,全国地下水资源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局面。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为6094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的69%,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1991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56%。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为2743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的31%,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1536.31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44%。
2010年,全国地下水实际开采量1107亿立方米,占地下淡水可开采量的31%。从区域来看,北方地区(按照15个行政区域划分)的开采量为858亿立方米,开采率接近54%,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不大;南方地区的开采量为249亿立方米,开采率为13%,可以继续提高。
表1:地下水(淡水)可开采资源量分布表(单位:亿立方米/年)
我国水资源分类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