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851 6
2013-09-11
本人博士,年近不惑,仍是讲师,也许有人会因为我的老讲师身份嘲笑我学术水平低,但我相信我的导师、同学和了解我的同事不会这么认为。说到我自己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否认:在高校里混得差的未必是水平差、责任感不强的教师。当然我仍然相信高校里也存在很多混世魔王。下面是我七年前写的一个东西,愿意看的可以仔细看,不愿意看的,我简单的概括一下我的论点:
1.教师要负起责任,需要学术自由和学术争鸣而不是所谓的学术评价标准特别是量化标准。
2.正因为在知识增量领域所谓评价标准的无效性,绩效工资对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作用。
3.拉开收入差距的激励无效,而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让有责任感的教师有条件负起责任来才是正道。
4.普遍提高教师待遇固然会让混世魔王得利,但很由于评价难题,清除他们不仅不可能反而会让有些有责任感的教师被害,而给混世魔王压任务可能产生学术腐败等危害,
5.还有一些论点散见于我在本论坛的帖子《高校教师工资的荒谬逻辑》、《谁伤害了我们的事业心》等



       中国高校的问题,大概如下:就教师职工层面是官僚主义和学术腐败,就学生层面则是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

学生的问题不是单独存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问题,因此,针对学生的问题恐怕不是通过思想教育能够解决的,学生的问题不是主要,不能作为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只能是高校的治理,高校治理的核心是学术自由和重建高校与高校教师的道德感召力。

学术自由要求打破现有的学术垄断和学术评价体系,开展学术争鸣。学术垄断的形成是因为我们的学术管理采用的科层官僚制,学术管理采用行政管理的方法注定学术资源只能采用配给制,十分容易产生学术垄断。即使课题申请采用竞标的方式,也会因为学术地位的积累产生垄断。由于课题申请有许多资格门槛,年轻人往往被排斥在外,而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无法通过无论怎样的资格条件来鉴别的。在学术评价方面,无论品德多高尚、水平多么一流的学者专家或ZF官员对知识增量领域做出客观评价也是困难重重的,而僵化的所谓客观标准更是无法适应学术的发展。

清除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恐怕通过更加严厉的制裁无法解决,要治本就必须解决动力问题,釜底抽薪。因为职称评定和学术地位积累需要所谓的成果才会想办法去搞出成果,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由此产生。职称评定和学术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的利益机制如此。学术领域即知识增量领域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是一个特别需要自由的领域,自由越多,讨论越充分,成果就越多,而这种成果由于有许多人参与而很难确定是某个人的成果。而我们的教育界认识不到这个领域的特殊性,用行政化和市场化思维处理问题,要求拉开不同地位学者的收入差距,与此相适应,这要求把学界分出个三流九等,不光在宏观层面这样分,而且几乎每个学校也要把自己的学术队伍分出等级来,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需要客观标准,让广大学者在统一的客观标准面前充分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标准需要具体操作,又不得不借助行政化力量,这样行政之弊和市场之弊在学术领域都得到充分展现,既有腐败又有造假。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民国初期的学术繁荣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初期的重大科技成果可是在几乎没有什么学术评价标准下取得的哦。学术等级越多、学术评价标准越多,行政干预的空间就越大,学术自由就越少,学术成果就必定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学术成果个人享有,同行之间争夺成果,学术规范需要花许多精力,严重影响创造力的发挥。

显而易见,要解决学术腐败问题,还得从思想观念、利益机制的转变开始。在思想观念上要把创造学术自由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不是把完善所谓的学术评价体系作为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术自由和任何学术评价体系都有着无法缓解的内在张力。利益机制上要有全局观念,不要过分强调微观分配机制,不要过分的搞职称评定和学术地位评定,一支团结求真的学术队伍是最重要的,等级森严、收入差别所激发的所谓竞争不可能是真正的学术能力的竞争。学术最重要的是争鸣不是竞争。当然,学术能力是高低的,个人贡献也是有差别,合理的拉开收入差距也是可以的,但是这种收入差距是不能通过学术评价体系来解决的,只能通过重建高校的道德感召力来实现,




让我们青年教师能够负得起责任,就必须重建高校道德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的重建,任何严格的规章制度都难以发挥作用,因为规章制度在现有条件下意味着更多的行政干预,会侵犯我们青年教师的自由,与其让抽象的规章制度负责,不如让我们青年一代负起责任来。要让我们负起责任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多给我们自由,少搞职称评定、学术地位评定,不要盲目拉大收入差别,因为现在的职称评定和学术评价逼迫我们把精力放在争取经济利益和学术地位上,而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上。不能把我们想象成辫子不抽就不动的笨牛,不能把我们想象成为上面不给我们任务,空闲时间多、生活安逸就会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文盲。我们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压力、课堂作业和所谓的学术评价标准及指定的学术带头人,给我们自由,让我们各自实现自我价值。有了自由,我们中,有的会在述而不作、教书育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有的会在求真爱智、探讨真理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有的会在启蒙思想、传播科学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有的会在社会实践、扶持贫弱中实现自我价值。当然也可能会有少数仅仅混口饭吃、无所事事,但是,这些没有理想的人,给他们抽辫子、压任务更可能产生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其实只是浪费资源,别无他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11 20:58:27
高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育支出占比例低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老师功利化,职称机制腐朽,学术评定僵化也非一日之寒了。
曾经我的一个人生导师她作为一名教授职称的女性,
曾经说出那么一句话:我这个博士不是为了博士的钱和名利,是因为我作出了和博士职称相称的学术贡献。我宁愿提高所有老师的基础待遇而不是职称和待遇挂钩,一个作学术的纯粹学者应该有一颗纯粹的心,而ZF有义务也有必要为我们的后勤负责。
这是一番多么掷地有声的话语,我铭记一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21:14:38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21:17:12
382562414 发表于 2013-9-11 20:58
高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育支出占比例低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老师功利化,职称机制腐朽,学术评定僵化也非 ...
就是不要故意设计一些机制让我们去争夺利益,而是要让我们安心做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21:29:25
haitianxxing 发表于 2013-9-11 21:17
就是不要故意设计一些机制让我们去争夺利益,而是要让我们安心做事
是的,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职称更多是一种肯定和荣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1 21:50:38
机制决定路线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