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与钢铁、石油煤炭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原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工业有160年的悠久历史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还为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部件行业产品种类繁多。 天然橡胶下游最大的需求是轮胎(65%)、其次为乳胶产品(8%)、工程(8%)、胶鞋(5%)、胶粘剂(3%)、其他(8%)。天然橡胶由于生长特性,一般集中在北纬20°以内生长。因此天然橡胶的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中国、以及非洲部分地区。我国天胶产量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广东地区,而由于我国天然橡胶产不足需,自给率逐年下降,至2009年,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已到29%。因此国内天然橡胶的价格主要跟随国际天胶价格波动。其中东南亚五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产量占全球产量82%。
图1:天然橡胶下游需求分布

ANPRC成员国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菲律宾、柬埔寨,这九个成员国天然橡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4%。因此ANPRC成员国基本上掌控了世界天然橡胶的生产供应,其中又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越南,这东南亚五国影响最大。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天胶价格历经5年下跌至谷底的6150/吨,因此在长期萎靡不振的天然橡胶价格面前,东南亚各国橡胶种植积极性不强,因此2000年左右-2002这三年间的新种面积及更新面积相比以往并不多。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在2000年左右-2002年种植的橡胶树在2006-2008年进入开割期后,开割面积增速的持续回落,进而导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自06年开始增速逐步下滑。而同期除06年由于天然橡胶的历史高价导致各国开割积极性较高,导致单产大幅增加,当年的产量增速高于消费增速外,07、08年下游消费增速始终高于产量增速。从而推进天然橡胶价格的高涨。
2009年中国推出的刺激政策,以及2010年全球汽车工业增速的大幅回升,导致下游需求增速超预期。虽然2009年及2010年的到期开割橡胶树为2003、2004年种植的橡胶树(03年及04年的新种及更新面积要高于前期2000之后),并且开割面积增速回升为3.53%,以及产量增速回升至6.07%。但是仍远小于14.43%的消费增速。供不足需以及去年的东南亚恶劣天气导致天然橡胶价格出现暴涨,并创出历史新高。
影响天然橡胶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供需、开割期、天气及自然灾害、经济形势、货币及政治因素等。这其中,供需是决定天然橡胶价格中长期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历年天然橡胶的供需缺口(供需缺口=消费量-产量)回顾天然橡胶的历史价格,可以看出供需缺口与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基本同向。在众多影响天然橡胶价格的因素中,供需是决定天胶价格的主要因素。
2005年-2008年,由于天然橡胶价格大涨,东南亚国家种植了大量的橡胶树。2003年-2004年东南亚五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新增种植面积13.6万公顷,更新种植面积17.7万公顷。2005年-2008年东南亚五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新增种植面积105.8万公顷,更新种植面积44.2万公顷。2005年-2008年为主要的新增种植时间,天然橡胶一般需要6年左右才能进入开割期,因此2012年前期新种天然橡胶进入开割期。
图2:2003年以来东南亚五国新增与更新种植面积

图3:2003年以来东南亚五国新增与更新种植面积总计

根据更新及新种面积产能计算,以6年的开割时间计算,预测2011年东南亚五国割胶面积为632.5万公顷、2012年割胶面积达到650万公顷、2015年割胶面积将达到742万公顷。2012年割胶面积增速为4%、2013年割胶面积增速为4.62%、2014年割胶面积增速为5.14%。远高于03年以来的割胶面积增速。
图4:预测东南亚五国割胶面积
全球天然橡胶行业市场状况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