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01 42
2013-09-12
复制代码
文章摘要:达尔文为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观念:“为生存而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原动力。20世纪的生物学就完全建立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之上。但问题是,这一基础不再可靠。因为随着生命科学领域许多新兴科研技术的运用,一条全新的“丛林法则”已呼之欲出:无论是在海底、在地下还是在我们的肠道,合作互利的生物活得更好。它瓦解了20世纪最难动摇的信条。同时,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进化的本质,因为争斗与自私并非生命的全部,生命同样是利他与慷慨的。
复制代码
因为生命中绝非只有斗争!进入21世纪,一种更为平衡的生物学新视野开始冲击这种单一狭隘的生命进化观。新视野中,“合作”至少与“竞争”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否认,生命的要义在于生存,但生存之道并不局限于斗争和消灭竞争对手,也同样包括合作与结盟。新视野并未抹杀战争和竞争的意义,只是将着眼点放得更高,清除了原先的盲区,关照到生命间的所有互动形式:有自私,也有互助;有冲突,也有联盟;有个体,也有交互网络。

对于达尔文来说,“整个自然界,到处都是战争”······
我们一直从捕食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生物之间的联系
自利曾是唯一关键词
个体被隔离研究以找到进化成功的关键

今天,对合作现象的认识,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进化过程
如今,我们发现了生物体的合作网络
建立在利他性基础上
生物共同体概念得到正名
深入了解人体运作方式

30年来的发现完全扭转了我们的视角,改变了我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从共生的角度反思生命世界,这是摆在21世纪生物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复制代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12 23:52:54
毫不利己的利他主义与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都是人类的大敌。
克鲁泡特金之流,本质上同社会达尔文主义一样,都是独眼兽,只看见此端,而未见另一端。
互惠利他主义或互惠利己主义,是同一个意思。这才是人类的希望所在。经济学的鼻祖斯密,早就站在这个高度了。十八世纪就在警告世人。
交换、交易、买卖、市场是什么?互惠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2 23:54:49
当达尔文发表进化论的时候,其生物学理论马上向社会学领域渗透,产生社会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在自然科学中与社会科学的贴近度最高,所以很多生物学的概念都可以迅速向社会科学转移,反之如此。社会科学的很多伦理观也在向生物学渗透,所以生命科学亦从社会科学获取了思想养分改变了生命科学的视角。当今社会是工业文明,是全球化社会,是一种趋向扁平化的社会。

在工业文明初期,人类社会仍然不能摆脱农业文明时代的掠夺,资本主义通过对全球的掠夺和破坏来获取养分实现自身的进化,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化到工业文明中高期阶段时,人类社会开始趋向共赢方向转化,在经济学中福利概念已经是一个基本概念,经济学也从一个共生的角度来研究现实,比如相关者利益概念,没有单一阶层视角,经济学也更多体现平衡观。

工业文明依靠资源和市场两端,这种两端依赖比之近代更加超越国家边界,资本已经具有更高的全球流动性,所以工业文明的理性使得战争对于战争相关方是失大于得,特别是大国之间,原来列强赤裸裸的掠夺已经隐形化,这种隐形化背后其实是人类文明的某种共赢化和合作趋向,虽然很多人会批评这种隐形化的虚伪性,但是虚中有实。

政治经济学是工业文明初期的产物,具有很强的零和性,因为那时人类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具有极强的零和性,那时人类的思想更多具有一种你死我活的气息。工业文明中高期虽然仍然具有极强的竞争性,但是合作性已经趋高,所以新时代的经济学必然要在理念上有所转变,西方经济学在伦理话浪潮中有所转变,这种转变给资本主义进化带来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3 00:06:19
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好,但绝不是无条件的、毫不利己的利他主义“正确”的理由。这一点一定要弄清,否则就是走另一个极端,或者,以“合作”的名义夹带私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3 00:13:24
楼主提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这里不存在“合作”问题,而只是防止人类开发自然的行动导致生物种类大量消失、自然界生态网退化的问题。
这里,依然是私有产权在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避免竭泽而渔?明确而稳定的私有产权,将促使产权人考虑如何维持其产权的价值并传给后代(不仅仅是产权人的后代,而是整个人类后代)。维持共有,是没有前途的,实施国家所有,成本奇高,难以为继,当公权力不受制约时,国有就变成有权者通吃的令牌,自然界就成了有权者贪腐的乐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3 00:26:58
罗鹏 发表于 2013-9-13 00:13
楼主提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这里不存在“合作”问题,而只是防止人类开发自然的行动导致生物种类大量消 ...
你没有看过这篇文章,或者你缺乏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所以你过多从经济学来看待合作,所以你说的不存在“合作”有理念偏差!你说的“防止人类开发自然的行动导致生物种类大量消失、自然界生态网退化的问题”就是一种人类与生态的合作,这是一种强势方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利益而做出的主动合作关系改善,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物种,而是针对生态。

文章中提到的微生物群合作,也就是人体肠道环境中,人体和细菌的合作关系让人体从这种合作关系中获得利益。从广义上,物种的细胞群体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单个细胞本身也存在各细胞器之间的共生关系。你思维的零和性还太强,你说的那些问题本来就已经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产权理论实现福利最大化。还有讲到合作根本不是要放弃什么,而是优化,不是以零和来谈零和,不是某一方主动放弃利益。你的思想还是太多斗争气息而少合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