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3070 8
2013-09-22
此文是根据我在网友 blue_wind777 《我来说一下: 行为 实验 神经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下评论的改动,可先看此文(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99248-1-1.html)。希望探讨(如果觉得自己乏善可陈就不要说了)。


【一部分科学家觉得追根溯源人的经济行为是由人大脑中分泌的化学物质或者神经元神马的操纵的,既然如此,那就来吧,我们研究人脑(或者神经) 不就得了?】——说得很形象,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神经支配的,那么看起来,如果对大脑有了充分了解,发明读心机后,经济学家是不是可以预测和解释一切的人类行为了呢?(或者经济学家从此失业?)


我认为研究人的神经、脑科学对解释人类行为作用没想象中那么大,即使脑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得到一系列重大进展。下面是我的阐释。


我认为经济学和进化论有很天然的相似性,基本范式似乎是一致的。都是一个个体在环境外在约束下如何选择以最大化生存的问题。进化论强调适者生存,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适应环境;而经济学假定人性自私和理性,强调会如何去做以最有效率地适应环境,即约束条件下聪明的个体实现最大化的过程(当然,现实如此复杂,怎么算更有利于生存很难说,经济学讨论一个具体行为的时候,会建立目标函数,对人的价值观做适当的假设)。经济学的建模方法会给演化生物学以模型工具和启发,虽然生物没那么聪明,但经过不断试错,生物体(甚至微生物)会像理性计算的那样去做。然而,毕竟试错是一个过程,无头苍蝇乱撞,对于不是非常长期的行为,可能很难预测一种结果,这对于头脑十分发达的人类也是一样。所以完全理性假设下,就算研究人类的经济学也只能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需求,以及研究者好奇心的增加,这个简单的假设显得越来越不够。于是人们为了更细致准确地研究人类行为,开辟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研究人类行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脑,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大脑指挥行动,可以说一切行动都是大脑指挥的,毕竟“终极的”、“一劳永逸的”做法就是研究人脑了。我认可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神经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人脑有很多BUG,导致人的行为产生诸多的“非理性”,有的人为什么更迷信、有的人为什么对于不确定的东西抱有过于强烈的保守偏见(比如转基因食品),都可以在大脑的某个区域内得到解释(俗称脑残)。——但是,不要忘了一点,即使是人脑,也是在适者生存之下,为了生存(经济学术语是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而演化出来的!而前面说了,进化论和经济学范式像是门当户对的!所以过于依赖于神经科学去解释人类行为,去鄙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很可能失之短浅!


实际上,很多可以有脑科学解释的看似非理性的行为,恰恰是为了生存演化出来的“理性”!常识上这也不难理解,古人就有大智若愚,一个傻瓜可能在某些环境下就是适者,就是一种聪明,看上去憨憨的魏忠贤在明朝混得就很好(即使在**想必也如此),在欧美这样的高福利民主国家,低能儿可以相对殷实地生存下去,而不太需要努力,只要学会游行和投选票。演化生物学上,妻子婚后更依赖丈夫、女人爱财男人爱色、婴儿看起来可爱等等,都和精于算计的“理性”一样有利于生存。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神经科学的科普是,人们在动用理性谨慎算计时也会受制于非理性,当对一种可能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时间进行预算时,容易高估情况的严重程度,比如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交通时常拥堵,决策者的大脑会高估堵车的严重程度。可是,另一方面看,这恰恰也是一种理性,因为决策者的目的是别迟到而不是单纯为了做出客观判断,下意识地高估拥堵有利于激励他提前赶到。


由上,经济学在利用神经科学时,是不是需要小心,以避免滥用神经科学成果的滥用?是否应注意不要轻易把事实上符合进化论的,有利于达成目标、或即使不利于短期某个具体目标但有利于长期生存的某种行为方式看成需要纠正或规制的非理性?现实情况往往复杂多变,人类愚蠢(指货真价实的非理性)是很有可能的,但怕的是看错了愚蠢,或把聪明看成愚蠢。我认为,理性假设很好用,要比一部分行为经济学,什么怪诞经济学鼓吹者想象得好用,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被这些研究者认为的愚蠢其实不是真正的愚蠢,至少没那么愚蠢,所以应该归于这部分研究者愚蠢。


说神经经济学浅薄,还有部分原因在于,人的大脑只是行动的最终指挥者,要解释一个人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做出某种行动,扫描大脑信号得到的解释可能根本使不上劲,要做出真正解释,还需要考察外界约束条件,所以读心机只能读一时,不能读二时。


以上是我暂时的想法,可能在你这种接受正规严谨训练的留学生看来比较幼稚,希望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20 22:33:46
科学研究不分好坏,没有优劣。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 13:29:55
亲,你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说的不好请莫见怪。
第一,理性是什么,你文章中的定义和经济学中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批判的所谓的“非理性”,是对着芝加哥学派新古典经济学定义的“理性”去的,比如偏好完备、贝叶斯理性等等一系列数理假设。这些假设很强,强到让人觉得不真实,现实中也有很多问题,这是最初那些经济学外部的人批评经济学的,也是经济学内部的一些人对自己学科所不满的。而您所说的理性,是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的理性,更接近日常生活或者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这种理性观接近哈耶克所提到的演化理性或者V. Smith的生态理性,这不是神经元经济学反对的,相反,恰恰是他们赞同的理性观。新古典经济学为了让自己的想法方便于数学分析给模型中的参与人赋予了过高的理性,这是李嘉图罪恶的表现。
第二,既然您提到演化,您认为演化过程必然产生适者生存的理性行为,这其实和阿尔钦的雄文《演化、不确定性与经济理论》的想法一致,但这是不正确的。演化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演化时间间隔(evolutionary time lag),演化速度是缓慢的,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人脑的演化速度必定赶不上客观环境变化的速度。所以,我们的大脑中一定还有一堆事实上只适合于过去某个历史时期的大脑结构,但这些结构在现在看来是不适应环境的,只不过还没有被淘汰掉而已。因而,泛泛地空谈存在即合理犯了Moore所批判的演化论的基本错误:“人类有鼻梁是为了几万年后戴眼镜”。事实上,环境和人是共生演化的,您的说法隐含假定了环境不变,显然是不对的。
第三,您提到有时候分析外在条件更有用,可现实是,根本没有客观存在的约束条件。Simon早在1960年代就批判过这个看法了,事实上,首先,人脑本身也是一个约束条件,不研究人脑怎么知道约束条件是什么呢?这就不多说了。其次,真正所谓的外在约束,并不是我们做决策的凭借,我们凭借的是我们对外在约束的认知,同样的约束,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决策就不同,而认知,往往是有限的,人怎么能绕过认知可能的千万种玄妙而直接走入约束条件呢?
就说这么多,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 23:25:47
Vincent_Chen 发表于 2013-11-1 13:29
亲,你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说的不好请莫见怪。
第一,理性是什么,你文章中的定义和经济学中的定义是不一样 ...
这么多天过去了难得有人回复。

首先我认为可以把经济学只看成一种『视角』,一种成本收益的选择权衡视角。不管所研究的人是多么愚蠢,最终都是要过选择权衡这一关。非常反感有些人总是说人们很多时候是无法选择的。经济学家不应如此轻易共情地陷入被研究对象不知选橘子还是苹果的为难情绪中,然后帮他找理由说“因此你的理性不充分”

经济学要想真成为一个靠谱的解释现实世界的科学,必须有个不变的基线,而不能把最基本的假设建立在非常不稳定的浮冰上。这个基线就是完全理性。也就是说,要假设在一切可观察可验证的条件下,被观察者会做出从已有科学知识看来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比如穷尽所有可观察到的条件,发现某人在这些条件下最有利于他生存的每日食用盐量是5g,就推测他必会只吃5g盐。如果再没有可观察的证据证明他获取科学用盐知识的成本很高,或下面提到的缺乏克制本能的能力,原则上不能改变这个结论。简单说,在没有证据表明人笨的时候先默认假定任何人与最聪明的各行科学家一样聪明。

但大量事实确实表明了,现实中人们所做的,与科学知识预言的符合客观人们生存规律的推断貌似不相符。对此我的看法是迫不得已才去补充假设,以解释现实中对理性行为系统性的稳定的偏离。在补充假定之前,应仔细想想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是经济学家只在象牙塔里鼓捣模型、或蹂躏5分钟就填完的调研问卷基础上的统计数字、或给被调研者排情景剧做实验导致的对真实世界的细节不了解缺乏常识造成的,还是说实在的真的无法了解。

我们容易对一个人的行为指手画脚,说“你这样不理性,那样又不理性”,比如说农民小农意识,不懂创新,靠惯性活着,不理性,可真去调研非常近距离地仔细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后,会发现他们比很多经济学家理性得多。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即使evolutionary time lag导致人们总是多吃盐、糖、脂肪,但人们只要有机会,就尽力克制。否则也不会研究出吃盐太多不利健康的科学认识做警戒。这才是经济学应有的视角和重心。不否认人的理性有限、受制于欲望,知识匮乏,人和任何动植物在自然面前一样愚蠢(可物理学最小作用量原理和经济学思维一致,解释微生物的行为也用到理性假设下的博弈论),但经济学不要把重心放在这,在处理的时候,可以转到人力资本积累、知识财富积累的角度看。
您说人不能绕过认知可能的千万种玄妙而直接走入约束条件,这种说法不太同意。化学和生物学可以绕过粒子物理学进行研究,照样做得不错,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用先学超弦理论。

可经济学家通过神经、心理一折腾,不理性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而理性的他们又发表了无数的论文),看啥啥不理性。比如,人对损失1000块钱比得到1000块钱更加在意,这就是不理性。我倒是不太明白为什么非得完全一样才算理性!

行为金融假设投资者不理性,我认为应该分开看,一方面确实是人的头脑的问题,仪器检测人脑某些部位不好使;另一方面要注意还有人脑之外的,人相当理智从没有不良情绪,但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用非理性解释金融市场崩溃首先要排除后一种情况。我们用边际的思想,如果信息供给再便利一些,后悔啦,头脑发热啦之类的情绪还会不会影响金融行为?有没有发现更容易后悔的,头脑发热的投资群体?在同样的外界信息条件下他们是否更容易投资失败?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了,如何认为行为金融是科学?Shiller说中国买房者不理性导致房价有泡沫,现实是哪个买房者面对极高的房价不是千万个思量反复地思想折腾斗争才做的决定?即使有部分人没怎么认真反省权衡就买了房,如何证明他们足以影响房价?我没看过相关的研究,实在好奇他们是用什么技术纯化提取出是人脑是情绪,而不是外部信息的不充分导致羊群效应?这种技术也太强大了。

就算这些都证实了,应该如何指导投资者去做呢?若说要让投资者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那他们只有是理性的,才会注意去想方设法调整心态,非理性之说这不又缩水了?若他们没有能力反省追求理性,那人天性如此还能怎么办?做解剖修补神经组织?这里的逻辑很让人头疼。

谢谢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 09:36:54
嗯,您的很多说法,对神经经济学的很多批评,是中肯的,确实这门学科因为挂上了“非理性”这个标签,容易让研究者产生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这确实很讨人厌,指的所有研究人员反思。但是……
首先,我要再重申一遍,神经经济学或者行为经济学所谓的非理性,就是非完全理性。完全理性这个假设您可能也不同意吧,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文献,你会发现,这个领域的文章中其实很少提到“非理性”这三个字,Shiller那本书的名字其实也只是借用格林斯潘的一个著名的论断而已。行为经济学讲的都是“有限理性”、“过程理性”、“演化理性”、“生态理性”,但是很少说不理性。理性是工具,是我们对人的一个基本抽象,神经经济学其实这些年都在淡化“理性”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太含混。威尔金森在人大翻译的那本行为经济学教科书里面也说过:不同人争论某种行为是否理性肯定是因为用了理性的不同标准。而现实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理性的定义就是不同的。经济学不可能被心理学和脑科学证伪,只能被经济学自己证伪。其实神经经济学大量的研究成果其实证明了经济学很多人性假设是非常对的,是伟大的先见,请参考NYU教授Glimcher的文章。
经济学是用来干什么的?不是为了争辩人到底是不是理性,经济学是用来预测人类经济行为的,这一点我想咱们没什么分歧吧,那么完备理性能推出正确的预测吗?大家实证了这么多年,发现还有不足,那么自然就把理性假设放宽,放宽到不同程度的有限理性然后看看能不能做出更好的预测。您提到的Loss aversion,当然不是不理性,而是不符合完备理性,新古典解释不了,所以放宽到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有什么不对吗?
我理解您的理性观可能与奥派很相似,即奥派的人类行为学方法论:一切行为都有目的,一切行为都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所以有什么不理性的呢?给足了信息人怎么会不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儿呢?所以您说,有充足的信息投资人怎么会疯狂。但是,现实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认知资源,不是说有多少信息这些人就能照单全收,人有偏见、健忘、冲动、意志薄弱、只信自己相信的,所以很多人活在偏激和幻想中,他们不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信息,事实上信息到处都是,但是更多的信息并没让人更能挣钱更不冲动,因为信息本身就刺激情绪。奥派当然可以很潇洒,“你别管,人家乐意!”可是,但凡你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是需要一些公共政策的,你就必须对真实世界中人类的行为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
至于羊群行为到底是因为情绪还是信息不充分,亲,不用脑成像技术,基本的计量经济学就可以解决……很多人投资失败,是因为他不知道最大化个人货币收益的投资方式是什么。不是因为他们笨,是因为他们不专业。经济学家是研究这个的,跟他们说说又怎么了?他们知道了,难道不会这么做吗?他们肯定会。传统金融经济学就是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所以不用管,他们自己能找到最好的方式,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好,结果呢?不是他们不想好好投资,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投资方式有什么错,再说一遍,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不专业。
综上所述……嗯,希望楼主好好反思一下理性的定义,我觉得您写东西里面每句话里理性的定义都不一样,累觉不爱……
嗯,若冒犯望海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5 21:41:26
受益匪浅。谢谢各位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