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黑了吧,就你自己想发起讨论的几句话竟然要5个金币?
原话如下:
本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经历过农村的贫穷和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本人在此发表一下拙见,供大家讨论。
中国农村体制改革时至今日已近三十余年,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农村的现实情况已大大不同于从前。我认为实行农村经营体制再次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阐述如下:
1.经过长期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运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基本上转移至东南沿海及周边大城市,农村所剩无几的人口只有老弱病残,曾经大力宣扬的“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2.既然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完成了,那么接下来的就应该是发展生产力,可是实际并非如此。以笔者所在的皖南地区为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所得,土地抛荒严重,土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力并未实质性地发展起来。如此大量闲置土地,何不兼并起来,实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又提高收益。其实这是绝对可行的。
3.针对上面一条,我有必要解释为什么说这是可行的。实行土地兼并无非涉及三个方面,买方、卖方和政府,买方需要资金来购买、经营,需要技术来实现规模化运作,卖方需要失去土地经营权后的保障,政府最主要的是维持农村地区的稳定。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农村地区也是如此,资金已不是问题,如何在农村实现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来带领剩下的人也富起来,就要靠农村的土地改革;而卖方所担心的就是失去土地后没有了最后的依靠,这就要靠建立农村保障体系来解决了,这也是缩小城乡二元化的一个方面;政府此在其中要做的就是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使农民有买卖土地的权利。政府现在应该很乐意干这件事情了,因为城乡差距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已经很大,但是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国家的税收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大家在讨论CPI上涨,在激愤于通货膨胀的同时,可曾联系到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如果农民愿意种粮、愿意养猪,粮价会涨吗?猪肉会涨吗?既然上游农产品涨价了,那么加工企业的产品难道不涨价吗?于是,一系列的涨价浪潮就席卷而来,这是必然的,所以本人认为农村的问题是根本所在。
(在发展经济学模块发过一次贴,为什么没人参与此话题讨论呢?那本人就换一种方式发贴看看效果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