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就如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诸位有哪些大胆而理性的改革(not 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
分配秩序是指分配过程中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定、原则、纪律、制度等的总称。分配秩序主要是由相关的法律政策决定的,部分也是由社会习惯,伦理道德等因素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收入分配秩序不仅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将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分配效率,从而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既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又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秩序是相当混乱的,最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分配依据混乱;
(2)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
(3)“权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
(4)公务人员工资外收入比重过大;
(5)国有企业内部“暗箱分配”严重且差距过大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可以细分为以下: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3)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4)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5)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6)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
(7)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
(8)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
(9)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
(10)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
(11)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
《十八大》报告提出:
(1)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4)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
(5)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