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10-8 18:22:21
1. 教师应该以教为本,科研只是副业。如果书教不好,就没有资格当教师;科研好教书差的,可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之类的研究机构去任职,没有资格呆在大学里。
2. 所谓的“二八现象”,那个“二”说到底也是“八”衬托出来的,尤其是像经济学这样的学科,这么多垃圾论文,除了评职称时派用场,几乎是半点价值都没有,论文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在决定个人待遇时,用来比出个人与人之间的上下高低而已。如果像杨老师那样的“八”们不跟你玩了,失去了可比照的群体,“二”们的论文仅仅是一堆垃圾而已,因为它本身对社会对他人毫无用处。
3. 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的关键原因,还是因为教学难以用来比出人与人之间的上下高低。如果教学能像科研那样容易具有可比性,大学里更重视的绝对是教学而不是科研。
4. 为什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难以改变?因为大学里的既得利益者特别是掌权的大都是靠科研上去的,都不愿意改变现状。如果让学生来选择决定的话,大学里一定会是重教学轻科研的。
5. 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是学文科的书生。如果哪一天北京的经济学家都si光光,对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半点影响,但北京的环卫工人要是都si光光,帝都会变成个什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18:54:00
方法很好~~~只是在现在的中国可能还不太可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19:08:18
其实教学也同等重要。如果你的科研无法与大众沟通,那有什么用?难道就放在图书馆里收集灰尘?国外的高校现在也在改革之中,有科研教授(很多有这个头衔的人往往不会表达,很难用于教学),也有教学型教授teaching professor.  有时教学压力并不会比科研压力轻。要讲好一堂课,不是照本宣科那么简单的。教学和科研应该平衡,不然会偏科。还有,作为大学,有很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合格的人才?不是每个人都会搞科研或是喜欢科研的。脱离了社会,大学也不要生存下去了,请问你的科研基金从哪里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19:20:28
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university和college的区别。强调教学的,基本上都是从college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特别是前面有位留言中以会计准则为例,更能体现这一点。这些基于操作规程的课程占据了中国所谓大学的大部分内容,而这些似乎更应该是职业培训的内容。不能把大学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在职业培训方面,大学完全可能不如技校。而university,教授要做研究这是常识,其责任是知识的生产。中国学生大量地往国外去留学,是因为这些学校的老师的课上得好吗?不是吧!而是奔着这些学校在研究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声誉而去的吧。大学的发展,通常所遵循的恐怕还是“研究-->学术声誉-->社会声誉”的路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19:41:25
学校没有独立人格,什么都是扯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19:49:47
在中国,无论是谈要抓科研还是谈要抓教学,都只不过是利益分割的借口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04:43
楼主的设想如果想成为现实的话必须依靠国家强有力的行政控制,这样即使成功了也仍旧是计划经济的成功,仍旧是旧制度下的成功,毫无改革新意。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若不以放权为准,那现有的窠臼仍旧难以去除。还有就是楼主依然是以科研水平为评价标准,那除了科研进步,国家繁荣之外,我们还拥有什么?
建议以民国时期的教育方式,任何等级的行政官员都不能干涉学校事务,让大学真正成为自由的殿堂,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05:38
太理想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09:11
observing 发表于 2013-10-8 19:20
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university和college的区别。强调教学的,基本上都是从college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特别 ...
"而这些似乎更应该是职业培训的内容。不能把大学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


这一套理念我懂,我大一的时候就看过N篇教育学论文。

这一套理念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缺席。也就是很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缺席。你说的这一套理念,得到了所谓的差大学的大部分学生认同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10:41
鄙人愚见,不靠谱,楼主依稀是GDP主义至上。科斯大神仅仅以几篇论文就获得诺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此外还有,无科研压力的老师为什么就给底薪???对学生启蒙思想的重要性,很难量化,说不定,未来中国的经管精英甚至大牛,有的人启蒙思想正是源于这些无科研压力的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13:43
1612521057 发表于 2013-10-8 20:04
楼主的设想如果想成为现实的话必须依靠国家强有力的行政控制,这样即使成功了也仍旧是计划经济的成功,仍旧 ...
我就沿着你的思路说几句吧。


假设中国的大学是以私立大学为龙头(就像美国那样),ZF对大学的事务干涉最少,我赞成呀。道理很简单,既然是私立大学,这所大学愿意搞纯学术也好,搞实用性的可以也好,不搞学术也好,都是其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16:10
提拉米苏的爱 发表于 2013-10-8 20:10
鄙人愚见,不靠谱,楼主依稀是GDP主义至上。科斯大神仅仅以几篇论文就获得诺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此外还有 ...
“无科研压力的老师为什么就给底薪???”


不是底薪,是低薪。

我反问你,完全无任何科研压力的大学老师,不坐班,还拿高薪,我保证很多人又出来骂说为什么给他们高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18:53
     如果看帖子的人中有二本三本的毕业生(注意是工作若干年的毕业生),我恳请你去搜索社科基金选题、结题的论文,看看这些玩意与你的工作有关么?

       你觉得你的大学的老师的课余时间勤奋钻研这些,对你的师弟师妹有意义么?



      我要对二本三本的学生喊话,我希望你的老师们要么钻研如何使课堂教学生动化要么钻研对企业有使用价值的课题。


      而反对我的人,他们多半赞同你的老师课余钻研远离现实的课题,并且依靠这些向上爬。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立项课题公示名单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3/0625/c220439-21960255.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24:31
在很多人看来,搞教学原来是最不入流的工作。好像他们忘记了,大学首先是学校,首先是要教书育人。一个好的写手,如果不能搞好教学,那他不配做高校教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24:41
看了些回帖,就知道中国科研的社会环境有多么糟糕。不要科学探索,只传圣人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28:12
pbpb2008 发表于 2013-10-8 20:24
在很多人看来,搞教学原来是最不入流的工作。好像他们忘记了,大学首先是学校,首先是要教书育人。一个好的 ...
我发帖的目的就是鼓励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后半段大学的教师集中精力为了学生,钻研对学生好的知识。纯学术交给少部分大学去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31:58
支持lz,985就应该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36:21
这样不行吧,教学和科研倒是可以分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42:56
      楼主闪人了。闪人前,希望有二三本的工作几年的毕业生进来发言,我比较想看到你们的声音。


    我发现很多人的高贵冷艳的发言,是不考虑这一批人的利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43:01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46:21
P!原谅我用如此粗俗的词!
1、真正的学术大师尤其需要教学,播撒知识的火种!萨缪尔森、曼昆等大家也会写入门级的经济学教材,20世纪国内那些堪称大师的学者,哪个不在高校教课?
2、即便在国外一流高校,名教授也是上课的,也有教评,而且一般还不错!香港高校对博士也是要求双肩挑,根本没有纯研究的所谓教授!
3、高校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教学与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博士不站稳讲台,首先就不配在高校!
4、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本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准,讲课没有深度,学生没有职业潜力;课讲的不好的确可以作科研,可以选择去研究机构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0:59:48
zhangyang9032 发表于 2013-10-8 20:09
"而这些似乎更应该是职业培训的内容。不能把大学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
我理解这些东西你都是懂的。对于学生缺席一说,我不认为这有多重要。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都是少数人才能玩得转的玩意儿,就只能是选拔性的,这里没有公平一说。所以对于好大学,那就只能是稀缺资源,只能通过竞争性的途径获取。对于竞争性途径中的失败者,就只能从college中选择。我想国外的大学应该也是如此的吧。绝大部分的人恐怕都上上哈佛之类的,但事实上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大部分人恐怕还是只能去教学型的大学或college。再有一点,教学的内容从来就不应该由学生来主导的,无论是教学型的还是研究型的似乎都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1:04:27
我觉得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只是各地响应科教兴国和教育体制改革罢了,指令性太强,计划性太强。
这跟lz的说法有点像,lz是把大学分类,我的态度是很大大学可以直呼它院校改革前名字xx学院,college和university就是有区别的,偏偏我们的教育部的领导认为我们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学这个东西理论上是稀缺品,好的论文,优秀的思想更是稀缺品,现实是这个市场存在着大量泡沫,大量的劣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1:04:58
楼主所强调的是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的区分,这是一种学校的定位和个人职业生涯的选择,本身应该并不涉及到谁比谁更牛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1:29:40
我不赞成楼主观点。
你的建议的前提是老师的科研能力强弱,请问,老师的定义是什么,是传到授业解惑,而不是搞科研,如果硬要分类,凡是大学,不论985还是什么5,老师都应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应当允许老师一点科研不搞,全身心投入教学,而科研应该交给那些挂着研究所的单位去搞,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最后还有一点,楼主的建议中似乎暗含杨飞老师是科研能力不强的意思,我只想说,大家还是停留在很肤浅的认知层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2:00:02
zhangyang9032 发表于 2013-10-8 20:28
我发帖的目的就是鼓励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后半段大学的教师集中精力为了学生,钻研对学生好的知识。纯学术 ...
我想说的是:学术只是大学的次要任务。越是好的大学,越要搞好教学。大学可以不要学术,但是不可以没有教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2:14:24
路过,不言论。无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2:22:45
zhangyang9032 发表于 2013-10-8 07:43
从你的回复来看,你我观点最接近。至少在这个小话题上,你算是我的知音了。
貌似应该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2:31:06
bjmayi 发表于 2013-10-8 09:28
看来楼主很有优越感,  一定是科研搞得不错,  能挣高薪的那部分.   凭什么教书的老师,  就挣低薪?  科研搞得 ...
科研搞得好可以带博士生,不搞科研的教本科生,科研好的老师毕竟少,这就是科研好的普遍挣高薪的道理啊,这跟老师的基本责任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8 23:11:27
楼主说的是一个方面,关键是现在学术造假太严重了,即使有科研能力的也造假,通过造假表现的自己很有科研能力似的。关键是社会风气问题,并不是说高薪,高压力,把搞学术的聚在一起就能出高成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