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跟你解释:
如果你花了10元钱,买了10个包子,每个1元。每个包子的边际效用分别是:
第1个,9单位
第2个,8单位
……
第9个,1单位
第10个,0单位
从纯理论角度,最后一个包子,其实你可以不吃。因为从第9个到第10个,边际效用跳跃降为0。
但事实上,边际效用可能连续递减,第10个包子的第1口,0.7;第2口,0.5;第3口,0.2;最后一口,0。
也就是说,最后一口包子,才是真正的边际效用为了的消费品。也就是说,最后一口包子上花的钱(月2毛5分),其本身的边际效用为零。
然而,你不可能只买最后一个包子的3/4。所以,你等于是扔掉了2毛5分钱。
一句话,效用最大化理论在现实中,肯定存在误差。但这种现实误差并不能否定理论的科学含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2 16:53:3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