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把那部分模型的前面一部分也贴出来,更完整一点,这样即使没看过演讲也可以帮我解答一下。
---------------------------------------------------------------分割线-----------------------------------------------------------------
在萨缪尔森的模型中,人们只有两个生活时期,所以一直向前的经济只有两种年纪的人,年轻人和老人。这里我假设一个不变的人口,这使得人均资本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可以交换地使用。在每年的年末,老人死去,年轻人变成老人,新的年轻人出现。这对我的经济中无家庭结构的假设的目的来说是很重要的:不存在遗产的继承及两代人之间的财政上的支持。假设在经济中一个年轻人能够工作并生产商品,此时一个老人喜欢消费商品但是没有能力生产它们。讲一个人的选择因素表示为(c,n),其中n是年轻时候提供劳动的单位数,c是年老时消费的商品数。假设每一个人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偏好被表示为:
假设存在一仅有劳动的技术,在该技术中每单位劳动可以得到一单位商品。
如果商品是可以保存的,每个人会在年轻的时候生产商品为了他以后的消费。这里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称该问题的解为n* 。……假设在最初的时候在那些老人手中有一些可以流通的纸币,老人们可以用这些纸币支付给年轻人,换得商品,并建立一种市场价格。……货币在这个经济中会永恒流通,不断地用来交换商品。如果这种交换发生在一个单一的竞争的市场上并且价格p已经被确定了,那么一个年轻人从没有钱开始工作n个单位,则他将受到np单位的现金。如果他在下一期将这些钱全部花掉,那么他将得到np/p个单位的消费。如果货币供给是不变的、均匀地分配到m个人,那么均衡价格也是在p=m/n*的水平上不变的。很显然,这个均衡就是休谟的观点中的数量理论:如果m由于某种原因增加了,那么均衡价格也会以同比例增加,而且劳动的数量及产出不受影响。
但当我们考虑到货币的变化不同于那种货币存量的那种“一劳永逸”的变化之时,货币中性就变得复杂多了。为了看出这一点,假如我们把原来的假设货币供给是不变的改成假设货币数量以一个不变的速率在增长。我们要清楚新的货币进入流通系统的路径以及它是如何进入的。假设,在开始的时候,每一个年轻人都拥有相同份额的新增货币,那么在他介于年轻和年老之间的时候,他新增货币的多少不取决于她从工作中赚取的数量。如果货币供给为m并增加到了m(x-1),则每个年轻人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
……(后面就是楼主区域的内容了)
求解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