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6 0
2007-11-24
财产性收入增速将连续三年跑赢工资增速
    
(漫画:张 越作)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继续增长,前9个月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

  而据记者统计发现,平均收入与可支配收入虽然强劲,但其速度,或许将连续三年低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可支配收入继续高歌猛进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2%左右。

  Wind资讯显示,自从2002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几乎均以两位数强劲增长(2003年因“非典”发生而影响该增长率至9.5%左右)。

  记者了解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得益于平均工资收入的提高。而工资性收入增长大体上有几方面原因:企业效益提高较快就会增加职工的工资,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工资制度改革使大多数公务员上调的部分工资在上半年得到补发;城镇居民就业渠道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呈多元化趋势。

  财产性收入增长率跑赢工资

  在收入继续增长的同时,记者发现,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财产性收入开始显著增长,其增长速度在最近两年,已经完全跑赢平均工资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有关测算表明,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19.7%,2006年则为26.5%。

  而记者发现,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2005年、2006年两年内,城镇居民劳动报酬的增长率为14%—17%,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比例为11%—12%,增速均低于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来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二来由于财产性收入基数较小、增长空间大,使得财产性收入成了城镇居民增收的亮点。由于今年股票市场持续火爆,有专家表示,今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或许更加惊人。

  由此,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可能将连续三年跑赢工资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据记者了解,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94.4%;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84.1%;广东省则同比增长了1.1倍。(记者 薛黎 阮奇)

  来源:上海证券报2007年10月24日

名词解释:

“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