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一下我的理解 第二级价格歧视在范里安的这本书中解释的比较清楚(至少我觉得比十八讲清楚 ╮(╯▽╰)╭)
在第一个图中可以看到 如果将两个具有不同支付意愿的群体的消费曲线放在一个图中 那么 具有较高支付意愿的人在x < x1 0 那一部分就会觉得亏 因而他们可以伪装成为支付意愿低的群体从而给自己增加消费者剩余 也就是说生产者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支付意愿高的群体
所以,要减少对群体1的支付数量,从而增加价格,在这里需要注意:减少了群体1的消费数量会导致收入减少,但是由于价格增高了,群体2的部分消费者会重新消费,因而收入增多,当这两者相等的时候,亦即楼主说的:垄断厂商将降低提供给第一个人的数量,直到因产量减少从第一个人那里损失的利润恰好等于从第二个人那里增加的利润为止。
再来回答ABC的问题,我觉得每一个字母代表的都是面积,A是群体1的消费者剩余,B是由于价格上升群体2增加的收入 D是价格上升群体1减少的收入 当B=D的时候也就是平衡的时候
当然 范里安的课本中没有讲到如何计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