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904 1
2013-10-15

中国如何实现平稳崛起?用改革与数字说话!

--------一位热血分析师的自白第三卷(中)


宏观总结(GDP到底怎么增长?): 在通过GDP = C+I+G+X的各要素分解之后,相信大家对整体经济平稳增长有更详尽把握。按照我们的预测,合计之后经济的增速也就预测出来了,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通过改革推进,应该可以维持7%以上的增长;也就是说,中国在2020年实现领导人提出的“未来十年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一倍的目标”是可以期待的,届时中国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一,14亿人的内需市场,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在世界历史上,还没见过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带来的庞大市场机会! 注:我们对GDP增速的预测借鉴David N. DeJong、Roman Liesenfeld《A Non-Linear ForecastingModel of GDP Growth》中提到的模型,并结合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n△GDP)进行预估。 金融的增长根源及所需改革根据以上论述未来GDP保持在7%左右增速,相信货币供应量M2在中长期也将在10%左右的水平增长(3%的CPI是可以容忍的)。目前推进的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鼓励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改革,最终落脚点都是放在激活存量货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货币量的稳定增长保证了金融业亦能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现增长,随着存量货币激活,预计未来几年M2增速将平稳下行,最终逐步回落至10%左右的水平。而改革提高货币周转速度,激发企业活力后,M1增速将开始反弹,未来将逐渐回升至13%以上的水平。(按照《M1定买卖》,股市的长期底部已经出现)
银行的增长根源及所需改革在未来经济和货币增长都有稳定预期的背景下,我们对银行业增长就更不应悲观。简单看看银行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 M2每年10%左右的增长即为银行规模自然增长提供保障,利率市场化短期可能使银行息差收窄,但只要贷款需求相对稳定,行业正常运营会使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无需过度担忧。 我们认为行业整体利润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可稳定增长,未来银行业将加速三个方面结构调整,表现在:1、贷款/客户结构逐渐向中小企业下沉,缓解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冲击;2、增加中间业务、金融市场收入等贷款业务以外的收入来源;3、加大科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力度,通过科技重塑风控与客户服务模式。 其实只要银行认认真真做好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长期实现8-10%左右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而市场化竞争力较强的银行增速会更快,富国银行便是最好的榜样。这方面我们在之前的《出头之日-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股重估》、《民生银行-富国的模子,仍被低估的金子》等多篇深度报告中都有详细的论述。                                                                                           资本市场的增长根源与改革资本市场的改革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第一步。新一届ZF上任后,市场逐步在形成共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很大,但这种潜力的挖掘方式将从过去的廉价劳动力的释放转变为劳动生产率、资本配置效率提升的全要素效率提升方式。资本市场显然是实现资源分配、发现新产业方向的最有效率的地方,过去主要是依靠ZF引导,走了不少弯路。因此资本市场的改革不仅仅是关系到投融资主体的利益,也关系到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问题。 问题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要如何改革。发行体制、市场结构的问题早已经被认识到,新股发行、退市制度也一直在调整,但始终没有明显的成效,因为发行的问题不止是在发行环节,退市的问题也不仅仅纠结在退市,与资本市场的层次、投资者结构、中介机构定位等多个因素都相关,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难以通过简单的制度修补来完善。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机制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   基本制度的改革:包括新股发行、再融资、退市制度的完善;2.多层次市场的建设:三板、四板及柜台市场建设,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的扩容;3.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多策略优势,促进市场博弈平衡,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4.推动证券公司的改革和发展:鼓励券商的创新进而提升对资本市场服务的维度和层次,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和摩擦成本,促进股市活力的释放 目前,发行制度改革已经启动,延长批文有效期、赋予券商自主配售权等,都是更多把选择权交给了市场,而证监会领导也表示在研究注册制,创业板的再融资、新三板的并购细则都将尽快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新三板的市场建设也在不断提速,扩园的节奏从逐批试点直接推广至全国,做市商和交易制度改革在年内将推出,以各地股权交易所串联而成的四板市场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券商的柜台市场在私募投资品种增加后也将初具规模。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将为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支持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附件列表
A12.jpg

原图尺寸 34.3 KB

A12.jpg

A11.jpg

原图尺寸 63.5 KB

A11.jpg

A10.jpg

原图尺寸 35.7 KB

A10.jpg

A9.jpg

原图尺寸 28.93 KB

A9.jpg

A8.jpg

原图尺寸 31.53 KB

A8.jpg

A7.jpg

原图尺寸 35.27 KB

A7.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15 14:27:02
很好的分析,可以上传前面的资料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