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66万亿美元,较此前的预估高出了大约1000亿美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仍高居世界第一,是排名第二的日本外汇储备的近3倍。
与二季度末相比,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约1600亿美元,也是今年最高的季度增幅。历史数据还显示,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幅是2011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外汇储备的最高季度增幅。根据数据,自2011年年中起,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放缓,当年增加3338亿美元,2012年更是仅增加1304亿美元,创下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回升,当季度增加约130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幅;而二季度外汇储备则增加了约600亿美元。

图表: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66万亿美元 (新华社记者 郑悦 编制)
在我国三季度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同时,其他新兴市场正面临着因美联储退出QE担忧而引发的资本大幅流出。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以来贸易顺差依旧稳定,而国际资本加快流入,或是外汇储备重拾较快增幅的主要原因。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三季度贸易顺差约为615亿美元,虽略低于二季度65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额,但高于一季度43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与此同时,国际资本正加快流入中国。金融专家赵庆明指出,三季度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形势好转,人民币汇率预期从二季度的贬值再度转为升值,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导致央行在外汇市场的购汇量增加,由此形成外汇储备的增长。此外9月以来美元汇率走跌,而到月末季末非美货币都要折算成美元,也是我国三季度外汇储备余额增加的原因。
渣打银行亚洲货币和利率策略主管托马斯·哈尔说:“市场认为中国数据正在改善。在极短的时间内,周期性数据已开始回升,这就是人民币受支撑和资金流入人民币的原因。”;新加坡ING Groep NV亚洲研究主管蒂莫西·康顿则认为,中国最新的外汇储备数据表明热钱正在国际市场动荡时期流入中国,可能说明了中国市场的避险地位。

国际资本加快流入或是外汇储备重拾较快增幅的主要原因
外汇储备,指一国ZF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ZF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均是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外汇储备往往不是净资产,不能视为可供国民直接分享的国家财富。
2000年之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步入了“快车道”,年增加额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特别是2007年至2010年期间,每年更是增加4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而与此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也给人民币造成了升值压力,也使国内货币调控空间日益窄小,我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也面临着巨大的保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