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loo 发表于 2013-10-24 10:46 
所以,我猜答案应该是9.6元和1.6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国货币价值降低20%——附加条件。
(1)
上述条件中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在一定年份内,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及劳务之和。其中包括两类形式,其一是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及其劳务;其二是货币商品及其各种有价证劵。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是指这二者同时提高25%,换句话说假若“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25%”,则是指这二者同时下降25%。
一国的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劳动生产率应随着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及劳务的增长而增长,如果货币增发率与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及劳务的增长率保持一致的话,那么,整体的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及劳务,在社会价格总水平上反映出来的单位价格是不变的,这与所谓“水涨船高”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A商品的单位价格仍是12元。
(2)假如,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A商品的单位价格仍是12元”的基础上。如果货币增发率大于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及劳务的增长率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货币增发量已超过了社会正常的需求量,货币就会贬值。在本题中,实际上货币增发量已达到45%,扣除其中正常的25%,仍有20%货币增发率。这20%的增发率所带来的货币量进入社会经济,就会引起全部商品及劳务的相对价值的增长,即价格总水平的增长。【注】
计算一国的GDP的增长率时,我们总要扣除其中“价格因素”,所谓“价格因素”就是指由于增发货币量所带来的“价格泡沫”。例如,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2.7%)实际增长为6.8%,这与全国前三季度GDP7.7%增速,存在差距,而且城镇居民收入按此速度,可能此后10年内达不到翻番的目标。——详见: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024/021517091063.shtml,同理,前三季度增长率为GDP7.7%,若扣除CP物价上涨指数3.2%的话,前三季度GDP的实际增长率为4.5%!
总之,当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及劳务的增长率与货币增发率保持一致的话,则A商品的单位价格就不会产生相对价格的变化。
【注】
如果,附加条件是这么写的话,含义就明确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与之对应的货币增发率为45%,该国货币价值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