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913 4
2007-11-29
应中国人民银行邀请,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容克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一行于11月27-29日访问北京,与中方就中欧经济金融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重要外资来源。中欧在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对话,将贸易差额转化为提高欧元国际货币地位契机就是其中之一。对华贸易逆差在欧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按照中方统计,今年1-10月,中国对欧盟25国贸易顺差1088亿美元,剔除对未加入欧元区的英国的196亿美元顺差,对欧元区货物贸易顺差为893亿美元(因四舍五入,故这三个数字相减略有出入)。向来相对温和的曼德尔森突然强硬宣称欧盟无法继续忍受对华贸易赤字,声称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每小时递增1500万欧元,中国如不控制出口,他就会采取报复措施。

  究其根源,中欧贸易失衡不过是双方储蓄—投资失衡的表现而已,需要中欧双方努力才能化解。如何化解?让我们将眼光投向作为国际货币的欧元和美元。众所周知,取得国际货币地位能够为该种货币发行国带来铸币税等多方面利益。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中国对美大量出口、出口收入换取美元资产,这种分工格局给美国带来了廉价进口商品和低息融资双重收益。与此相应,一个美元占压倒性统治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让中国和欧盟都付出了额外的代价,改进这种国际货币体系是中欧双方利益之所在。就长期而言,中国必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在中短期内,帮助欧元增强其国际货币地位是更为现实的方案。

  国际货币地位体现在三方面:作为其他国家货币

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锚货币、作为国际货物服务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货币、作为一国官方储备货币;中欧若要讨论增强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我们的汇率形成机制中已经将欧元纳入了自己的货币篮子,在将欧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作为官方储备货币两个方面,双方加强协作的空间还很大。在贸易计价结算方面,欧元区从区外进口中用欧元计价结算的比例不过1/3左右,特别是货物进口中用欧元计价结算的比例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对欧元区出口中又压倒多数是以美元计价结算,令我国出口商在当前的美元疲软中损失不少。

  在储备资产币种构成方面,为规避风险,中国有着强烈的动机希望削减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相应提高欧元资产所占比重。成思危主张中国转换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言论不止一次引起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暴跌的“成思危效应”能够出现,实属必然。如果中欧双方能够合作推进中欧贸易中欧元计价结算,并将中国对欧贸易顺差尽可能多地转化为欧元资产,就是双赢。

  如中国若要增持欧元资产,最大的障碍除了欧洲

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总体上长期不如美国证券市场之外,恐怕就是欧盟一些国家对中国投资、特别是对主权财富基金态度过分严厉了。而要提高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增加对欧元的需求,在短期内有助长欧元汇率之效,会加重欧元区某些苦于汇率高涨的产业部门的压力。但既然有如此突出的潜在利益,双方又何妨一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29 12:44:00

中欧汇率问题实质是美元贬值太快

张巍柏

  美元正在全球范围内疯狂贬值,因此,美国人最近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小多了。不过在美国人“中场休息”时,欧洲人又开始蜂拥而上,相对美元大幅升值的欧盟国家,人民币汇率又成为欧盟贸易逆差的替罪羊。

  不过问题是,人民币如果真的升值了,就能够扭转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吗?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即便中国强制让人民币对欧元升值,也无法扭转全球对美元逐渐失去信心这一事实。

  美元近来出现的颓势似乎是积重难返,随着越来越多国际货币交易者放弃美元,改用其他的强势货币如欧元来计价,这个自上个世纪以来美国霸权地位的象征,如今已是江河日下。英国媒体访问了欧洲金融中心伦敦的多位金融界人士,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客户不要美元。“一位来这里的美国客户说,什么货币都可以,就是不要美元;我宁愿收日元,如果没日元,欧元或英镑也可以。”

  当全球都抛弃美元的时候,中国和欧洲之间的

汇率问题,根本就不是人民币和欧元之间的问题,其实质是美元贬值过快、欧元升值太快的问题。

  如果全球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仍旧以这样的速度快速消失,那么全球投资者都会储备更贵的欧元来买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商品,以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人民币如果加速对欧元的升值,造成的直接结果可能是,美元贬值得更快,投资者则可能不得不储备更多相对美元升值的欧元来买中国商品。最要命的是,人民币如果强制对欧元升值,可能会让市场向增持欧元方向迅速自我强化,其结果是,市场对欧元的需求只会加速增长。(作者为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高级分析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9 12:44:00

樊纲:人民币升值将坚持渐进式原则

昨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在上海表示,人民币保持渐进式升值,能够避免对经济实体产生过大冲击,“熨平波动”的同时也防止过热。

  截至昨日,人民币今年已累计升值5.65%,且仍处在加速升值的趋势当中。对于人民币是否应该一次性大幅升值的问题,樊纲认为,汇率调整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的调整,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看法,“加速升值可能有一些好处,但是短痛并不能解决问题”。他表示,美国在历史上一直执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美元处于不断的贬值趋势中“看不到头”。

  樊纲说,“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引发大量投机活动,这是我们现在的货币体系很难应对的事情。两种政策都有成本,但是渐进式的升值可以避免过热的东西,也可把波动熨平,

汇率制度只是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要维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多方位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赞同。他认为,汇率改革过程中国家的主动性、可控性不能丢,并且主张

人民币升值幅度应该控制在10%以内,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则可适度拉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提出了“长痛不如短痛”的观点。他认为,升值速度过慢将拉长升值周期,在这期间将有大量热钱流入。而快速升值虽然在某一个实点热钱集中,但从累计效果来看热钱总量更小。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实际汇率升值速度已远远快于名义汇率。哈继铭分析,中国相对美国今年升值超过5%,同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比中国低接近3个百分点,“加上这个因素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已经升值8%-9%,预计明年会在10%”。美林

证券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同时预测,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到6.8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9 12:45:00

欧盟三巨头施压人民币注定无果而终

作者:陆志明

  11月27日,欧盟轮值主席容克率领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阿姆尼亚来到北京会见央行和财政部官员。欧元区“三驾马车”首次集体出访,目标直指人民币汇率。受此消息影响,27日人民币对欧元升值256个基点(11月27日《新京报》)。

  自2006年末至2007年1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5.11%,然而对欧元却贬值7.21%。欧元相对人民币和美元升值的实际出口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三季度美国的出口增长率在16%以上,而欧盟9月份的贸易顺差却大幅收缩,10月末的贸易顺差甚至为零。这表明了因为欧元升值,欧盟的真正竞争者美国和日本迅速利用本币相对欧元贬值占领了市场。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中国是欧盟惟一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中欧之间的贸易结构实际上是互补的。在进口方面,中国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领域是净进口国,美国和日本利用欧元升值的机会迅速取代了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在出口方面,中国出口的相当大部分实际上是加工贸易,真正的出口来源地可能是美国、日本或者亚洲其他国家,欧元相对于美元和日元的升值也在侵蚀欧盟微薄的贸易盈余。

  当欧元升值达到最大的临界点时,欧盟作为整体将很难承受

汇率升值带来的经济压力。选择维持欧元对美元的历史高位以抵消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的压力,同时要求主要逆差货币
人民币升值
降低贸易逆差增速,这似乎是欧盟理想中的抉择。但是这种想法无疑是一厢情愿,甚至可以说是极度危险的。

  正如上文所述,欧元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美元和日元升值,削弱的是欧盟出口的真正实力,贸易顺差集中于中国只是短期的表象。要求人民币升值无疑只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长期内必须稳定欧元与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不应贪恋升值带来的短期进口利益,维持长期的贸易平衡才是汇率政策的根本着眼点。

  此外,作为欧盟的贸易互补经济体———中国廉价商品的输出抵消了相当大部分欧盟的通胀压力。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压迫中国加速升值一方面会给

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也并未改变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地位,欧盟的出口竞争力并未得到提高。同时短期内很难找到其他国家取代中国全球廉价商品输出国的地位,中国商品价格的提高将急剧还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通胀压力,届时欧盟将面临通胀与逆差并存的严峻形势。

  有鉴于此,欧盟坚持其以往一贯的对人民币升值温和立场而非施压人民币升值,应是兼顾中欧利益的双赢之举。

  □陆志明(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9 18:29:00
好呀 太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