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个人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大家彻底理解无差异曲线。</p><p>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是以对人的偏好关系的基本假设为出发点,在偏好关系满足完备性及传递性(即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偏好关系满足以下三个公理化的假设:1、连续性(该假设保证偏好的一致性并使无差异集成为闭集);2、单调性(注意:单调性成立,则局部非饱和性必然成立。该假设一方面排除了无差异集为厚集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无差异集只能是一根极细的曲线,因而无差异集的名称才被无差异曲线所取代;另一方面使无差曲线不可能出现斜率为正的部分);3、凸性(凸性假设就排除了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的可能,代表人们喜欢平衡的消费束)。在五个对偏好关系的公理化假设基础上,无差异集必然是凸向原点代表良好性状偏好关系的极细曲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