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11 14:05:00的发言:这段话恰恰说明了,你没有明白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区别,或者没有明白“价格接受者”的意义。
(消费者)局部均衡中,每个消费者根据既定的价格做出自己最优的选择(需求向量),也就实现了局部均衡。
(纯交换的)一般均衡中,每个消费者都会根据既定的价格(向量)做出自己最优的选择(净需求向量),那么,既然所有消费者都这么做,有没有一个价格向量使全社会中任何商品都不存在超额需求?这就是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这个价格向量的存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使存在,也未必唯一。即使存在与唯一,也需要再引入假设来说明该均衡如何实现。一切都不是“天然”的。
个人认为,你在这里混淆了均衡的存在性与实现性。
消费者均衡也不过说明了满足什么条件,消费者才能实现最大效用。也不过是指出了均衡的存在性。至于这些条件能不能满足,如何达到这些条件,才是指均衡的实现过程。虽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条件都能达到。但这并不意味这均衡的存在性与实现性是一回事。
均衡的存在性与实现性,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下都要区别。
前面我讲的供求均衡模型是一个局部均衡(只考虑单一商品)。但我并不认为,说了存在性,就保证了实现性。你当时也指出了,我给出了为什么实现的机制,以及实现的条件。另外你用一般均衡模型来评价我的局部均衡模型,是不恰当的。说明是你,而不是我混淆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虽然我的供求均衡模型可以扩展到一般均衡模型。
以上的说法,应该是我以主流的意思(相信也符合你的意思)给出的说法。
但是,我个人认为,下面一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就是世界上没有不均衡一回事。说一个市场非均衡,一定是忽略了某些因素导致的错误判断。一旦考虑了这个因素,那么一定就是均衡的。因此,均衡的存在与实现本身就是一会事。
这两种说法的背后,其实涉及对待理论的不同观念。但在我看来,二者可以有效的互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2 11:22: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