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受到基本面消息提振的美元指数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扬,累计涨幅接近2%,重回80整数关口上方。
美元指数的连涨令新兴经济体市场普遍承压。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美元指数的强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而新兴经济体需要更多在自身经济基本面寻找市场承压的原因。
美元指数持续走高
业内人士指出,美元指数上周形成一波极具冲击力的连涨势头,而经济基本面连续的利好消息“功不可没”。
10月30日,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宣布维持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不变。但此次声明较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了“抵押贷款利率正在进一步上涨”和“近几个月来金融状况趋紧势头如果持续,可能延缓经济和就业市场复苏的步伐”两处措辞,此举备受市场关注。美国媒体指出,无论是抵押贷款利率不再上升,还是金融状况趋紧势头有所缓解,对于美国经济基本面显然都是利好消息。
随后在10月31日出炉的美国9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为65.9,远超市场预期的55.7,创下自201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上述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上周美元指数强势走高,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个交易日分别大幅上扬0.70%和0.59%,不仅一举重回80整数关口上方,甚至在上周交易截止时攀升至80.77的近六周高位。
新兴市场备受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美元指数上周连涨,将会吸引相当一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市场,这显然会令此前“热钱”相对集中的新兴市场承受压力。从上周盘面表现看,美元指数连涨五天的急升态势,令新兴经济体股市普遍承压。
申银万国高级分析师谢伟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经济体本身的经济增长压力很大,尽管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四年里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多达四个百分点的增长率,但目前投资者显然更加青睐美股和美元。
而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克·钱德勒则指出,美元指数并不是衡量美元强弱很好的一个指标,因为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国中国和墨西哥的货币都没有被纳入一揽子货币之内。
此外,尽管可能出现波动,但美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上涨势头或将持续。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两周时间,资金涌入美股是个利好信号。美国QE退出预期增强,无论是业界普遍预计的明年第一季度甚至是稍晚,QE退出也仅是时间问题。因此,美元指数的反弹,将在短期内得以持续。
11月4日外汇货币分析:
欧元:欧元近期连续下跌的走势主要由两个因素引发:首先市场对美元下跌存在过度预期,也直接导致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美元指数的大幅上涨,从而欧元卖压有所增加;另外欧元区关键经济数据差于预期,10月31日欧元区公布经济数据显示,CPI预估为增加0.7%,大幅低于增加1.1%的市场预期,使得的欧元名义利率降低,失业率也意外攀升至12.2%的历史新高。
日元:近期美元兑日元的震荡走势主要受到美国ZF关门所引发的美元疲弱这一突发事件影响,但是这一因素引发的跌势比较有限,97日元这一位置还是提供了较强的支撑,目前美元兑日元运行至98日元上方,也再次面临99日元阻力位的考验。随着美国ZF关门事件告一段落,美国各项经济数据也可能恢复强势,尽管短期内美元对日元受制于99日元仍然会受到一定压力。但在美国日本两国国债利差走阔的预期之下,美元兑日元长期看仍然有望震荡上行。
澳元:澳元兑纽元在上周五亚洲时段曾因澳大利亚公布的AIG制造业表现指数强劲以及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好于预期而走强,汇价曾一度升至汇市高点1.1475,之后在欧洲时段开盘放缓至1.1455/60水平。而后在北美时段汇价又再度走高并创下隔夜高点1.1480,接着由于纽元兑美元的上扬而展开跌势并挫至隔夜低点1.1405,且于此结束北美时段交易。今早汇价小幅走高至1.1450/55水平,因上周末中国公布的官方非制造业PMI好于预期,之后放缓至目前的1.1445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