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140 11
2005-06-13

  注:本书以利润率分析为核心解释了各种经济问题,这与以价格分析为核心的宏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不同,不仅如此,本书的理论甚至可以推翻后两者的许多理论,特推荐给大家探讨。(再三选择,只有这个版面比较合适,请版主网开一面。)

  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国际战略处主任看过两遍后的说法,此书所述若成立,西方经济学将要改写,包括信息中心正在使用的一些模型。对于全书的系统性和广泛性,也感到不可思议。现在全书已放到网上,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唐有东著:《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特别建议看第二、四、七章。   封面网址:http://www.dqjj.com/syz/index.asp   目录网址:http://www.dqjj.com/syz/mulu.asp

  内容简介。   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系统的论述了利润率理论;二是以此利润率理论为核心全面解释了各种私有制经济问题和对世界经济趋势的分析;三是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经济和近五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兴衰的分析。   通过上述对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私有制经济问题和经济兴衰的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世界经济将再次发展为大危机;二,世界经济大危机或大萧条的结果是战争。   最后提出的问题是:人类能否再次经历世界大战而不亡?即,我们是主动放弃私有制还是让私有制使人类消灭人类?

  一、利润率理论。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论述在第一、二章,数学推导则放在附录。   投资是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而影响投资的是利润率,因此,利润对于投资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西方经济学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无能为力,也就在于没有抓住这个核心。   《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首先系统地的论述了利润的来源和影响利润的因素及机制。书中把利润分为三类:正常利润、非正常利润和短期利润。   正常利润由经济增长和投资者的消费形成,但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资本的集中垄断使)投资者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导致正常利润率下降,其趋势是远低于投资最低期望盈利率。   非正常利润是由损害非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的(所谓的剥削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包括非投资者收入的降低、非投资者产生赤字和债务。但因导致相关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如贫富分化、家庭债务、政府赤字、国债、国际贫富分化、发展中国家债务等等,使非正常利润不可持续。   简单地说,短期利润是一部分投资者尚未回收的投资形成另一部分投资者的利润。由于不可能持续出现成倍增长的未收回投资,因此,此项利润率也是下降的,但它是形成泡沫经济的利润来源。   本部分论述得出的结论是:正常利润率必然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率不可持续。这是必然导致投资和经济危机的根源。

  二、对各种私有制经济问题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分析。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论述在第二、四章。   利润是决定私有制经济主要问题的关键。如经济兴衰或经济周期乃至泡沫经济,又如国际、国内贫富分化和相关的各种债务(家庭债务、国债、发展中国家外债),等等问题都是由追求利润积累资本的投资目的与利润率变化的相互作用所导致。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如需求和供给学派的相关政策,对调节投资和经济的有效性和不可持续性,也就在于提高投资利润率的有效性和不可持续性。   正常利润率的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的不可持续,将导致各国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直至动乱和战争。

  三、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经济大兴衰和近五百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兴衰的分析。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论述在第六、七章。   下降并不是利润率的唯一趋势,利润率也会上升,并由此发展为繁荣与萧条。利润率的上升来源于生产目的的改变,但在私有制下,改变生产目的的方式主要是动乱和战争,甚至这是唯一方式。   战争(通过破坏原有财富、生活水平和使生产资料重新分布)可以暂时和局部改变人们的生产目的,从追求利润积累资本回到追求最终消费品(以恢复和改善生活水平)。这种生产目的与生产结果的一致性是产生高利润率的主要机制,从而可使经济出现繁荣。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后,便会重新转向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这使生产目的重新偏离生产结果,从而利润率下降,又走向危机、萧条、动乱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从繁荣走向危机和战争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并没有改变,因此,其趋势仍是从繁荣走向危机和战争。

  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经历危机与战争后并不一定都能重新走向繁荣,许多国家和民族在危机与战争下分崩离晰,甚至消亡。象中国这样延续几千年的现象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人类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不亡,也许应归功于当时的人类还不够聪明,但现在人类已造出了足以消灭人类自身多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类还经得起世界大战吗?即,人类是要放弃导致危机和战争的私有制呢,还是继续重复着繁荣与战争的轮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25 15:41:00
" 本部分论述得出的结论是:正常利润率必然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率不可持续。这是必然导致投资和经济危机的根源。" 作者看不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利润增长机会,肯定没有好好看过熊彼特的书。不值一驳。

"  非正常利润是由损害非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的" "损害"在任何时候,当然是被法律禁止的,那么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就不应该有所谓的"非正常利润"一说,这是一个无意义的虚假概念。

"正常利润率的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的不可持续,将导致各国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直至动乱和战争。" 由于上面二条不成立,这个结论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无逻辑上的存在理由。

"利润率的上升来源于生产目的的改变,但在私有制下,改变生产目的的方式主要是动乱和战争,甚至这是唯一方式。" 歪论,生产的目的从来是为了满足需求,不论在哪种所有制下。有改变的可能和必要吗?

"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后,便会重新转向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这使生产目的重新偏离生产结果,从而利润率下降" 作者把"追求利润积累资本"和"追求最终消费品"割裂进来,是对经济学的无知,还是对读者的有意误导。只要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明白: 企业是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赢利的。亚当斯密早就说过:我們每天有得吃喝,並非出自肉商、酒商或面包商的仁心善行,而是由於他們关心自己的利益。我倒想问问作者,难道有不"追求最终消费品",而能够"追求利润积累资本"的方法吗?

我只是看了网上的介绍,来这里看看的,本来从炒作的简介还想看看全书的,但从这里楼主的主要内容看,似乎作者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没有搞清楚,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应和者,因此不得不在瘴的内容中随手找点东西反驳一下,以正视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 10:07:22
[quote]jackson 发表于 2005-6-25 15:41

  这个回复今天才看到,现回复如下:


" 本部分论述得出的结论是:正常利润率必然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率不可持续。这是必然导致投资和经济危机的根源。" 作者看不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利润增长机会,肯定没有好好看过熊彼特的书。不值一驳。

  在第81至101页,评述了相关利润率理论及区别,特别是对明斯基和马克思这两家较系统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评述。熊彼特的利润理论是不完善的,或不成系统的,相关分析在第64页的"科技进步对利润率的影响"一节。总体而言,技术进步对利润率的影响,可归结于利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说,经济增长已经包含了技术进步。但世界经济的自然增长率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增长(大于5%以上),因此,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不能改变经济大兴衰规律。


"  非正常利润是由损害非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的" "损害"在任何时候,当然是被法律禁止的,那么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就不应该有所谓的"非正常利润"一说,这是一个无意义的虚假概念。


  这是各自的定义问题,“非正常利润是由损害非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的”,包括:投资者的资本积累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而非投资者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负增长,后果是贫富分化持续扩大(最近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也论述了这个问题);投资者的收入大于支出(利润),非投资者的支出大于收入(亏损),包括贷款消费,财政赤字,后果是债务危机;国外利润,国际间的贫富分化;一部分投资者的亏损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利润,包括从庞氏骗局到基建的几乎所有投资,泡沫最后崩溃。


"正常利润率的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的不可持续,将导致各国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直至动乱和战争。" 由于上面二条不成立,这个结论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无逻辑上的存在理由。


  本书从1998年开始创作,当时正值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但在2004年最终出版时,根据利润的来源作出如下预测:经济大危机将在5年左右发生(实际4年半2008年),要拯救危机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光美国就向金融系统注入8万亿美元,国债增长10万亿美元),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但危机10年后,美国将面临多重危机(贫富分化、国债、外债、家庭债务),在多重危机压力下,美国会选择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在这场危机中,将如20年代后的前苏联那样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逻辑和预测要点及所在书页,可参见:历史上有哪些精准到可怕的预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280405/answer/255142005


"利润率的上升来源于生产目的的改变,但在私有制下,改变生产目的的方式主要是动乱和战争,甚至这是唯一方式。" 歪论,生产的目的从来是为了满足需求,不论在哪种所有制下。有改变的可能和必要吗?

  关于战争是改变(资本集中状态从而改变)生产目的的唯一方式,现在已经出现两本著作,可参考我的评论:以经济大兴衰原理 解读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兼沙伊德尔《大调平器: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暴力与不平等历史》https://zhuanlan.zhihu.com/p/30069519


"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后,便会重新转向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这使生产目的重新偏离生产结果,从而利润率下降" 作者把"追求利润积累资本"和"追求最终消费品"割裂进来,是对经济学的无知,还是对读者的有意误导。只要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明白: 企业是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赢利的。亚当斯密早就说过:我們每天有得吃喝,並非出自肉商、酒商或面包商的仁心善行,而是由於他們关心自己的利益。我倒想问问作者,难道有不"追求最终消费品",而能够"追求利润积累资本"的方法吗?

  你自己都说了,“企业是靠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来赢利的”,这就说明,为大众提供消费品是赢利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你把手段和目的混淆了。当利润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时,投资和生产就能正常进行,大众的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当利润不能满足投资者期望甚至亏损时,将导致投资下降甚至生产停止,导致经济危机,此时,大众的生活需求也就无法实现。生产资料分散时期和集中时期,其所有者的生产目的是不一样的,分散时(如自耕农和个体户)主要用于解决自身的生活需求,集中时则追求利润积累更多的资本,生产目的绝不会是为了满足工人或佃农的消费需求。因此,在资本的积累和集中过程中,存在生产目的的转变。生产的目的从来是为了满足需求:那是你对历史缺乏足够的了解或没分清手段和目的。


我只是看了网上的介绍,来这里看看的,本来从炒作的简介还想看看全书的,但从这里楼主的主要内容看,似乎作者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没有搞清楚,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应和者,因此不得不在瘴的内容中随手找点东西反驳一下,以正视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此书所述若成立,西方经济学将要改写,意思是,这书中的内容与你所了解的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 17:16: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 17:29:34
niubaisui 发表于 2018-2-1 10:07
  这个回复今天才看到,现回复如下:



1,技术创新等等任何创新,不过表现为,一些产品,其成本低,产量大,销售快,价格高,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换言之,一切都很老套。
当然,技术创新等等,导致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潜移默化当中有质的变化。

2,资本的天性是追逐利润,是利润当头。在此前提下,它追求销售快,销售多,为顾客所喜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 17:36:27
利润率是宏观经济的很重要因素。

经济波动及周期的唯一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