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776 5
2013-11-22

 据媒体报道,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将从12月1日开始收取个人消息通知服务费,收费标准为每账户每月2元。至此,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全部开收交易短信通知费。

  不少网民认为,银行在收费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主要源于其自身强势的垄断地位。因此,应深化金融改革,破除垄断,降低银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通过竞争机制倒逼银行提供低收费甚至免费的优质服务。

  收费令人不解
  对于银行收取短信通知费,网民“刘琦浩seven”表示不解:“不是争着要提供免费服务,而是争着要收费,短信提醒的目的是保障用户信息知情权与账户安全,这样的服务不是理所应当么?”

  网民“刘春泉律师”也认为,短信提醒的作用是验证和确保安全,这是银行与储户的共同责任,短信收费不合理,应取消。

  网民“红缨老枪”调侃称,想收就收,想收多少收多少,既不听证,更不商量。一个月收两块,凭什么!他以自己为例,每月一次工资提醒,两次取钱提示,一次缴费通知,满打满算四笔,强收两元岂不冤哉?银行短信收费即便合法,也应分次计取。

  不过,也有网民对银行收费行为表示理解。如网民“怪兽不哭”认为,短信收费不为过,银行为我们服务,我们也应该有所付出。少少的几块钱却可以知道资金的流动情况,利大于弊。

  利益驱动使然

  网民“史伟林D avid”认为,对于银行这种大公司,一条短信的成本也就几分钱,两元钱可以发将近三十条短信,也就是每天一条,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一个月也就能够收到几条,所以对于银行来说,这块业务有可能反倒成为利润率最高的一块。

  网民“接地装置”也称,虽然钱不多,但正是这种零星收费,让银行暴利颇丰。

  此外,也有网民认为,在银行存款不断被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挖墙脚的背景下,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关键是打破垄断

  网民“乔志峰”认为,中国银行业目前存在很多制度性漏洞,尤其是过多过滥的收费制度、不能兼顾客户利益的服务条款等。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银行垄断性的强势地位。垄断者在制订规则时,难免自说自话搞“一言堂”,广大客户尤其是不能跻身“贵宾客户”者很难参与进去发出声音。

  在“乔志峰”看来,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需要持续推进,打破垄断才是根治垄断行业痼疾的良药—客户有了“用脚投票”的权利和机会,就能倒逼相关行业参与竞争、完善制度,让“为客户做好服务”成为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源。

  网友“谭浩俊”也认为,应加大金融业的改革力度,放开金融管制,打破国有垄断,让民间资本全方位进入金融领域,对国有银行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和影响,让银行真正树立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意识。

  此外,网友呼吁有关部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完善相关条款,扩大ZF指导定价的范围,增加出台收费项目的听证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22 13:23:15
没有四大行的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2 20:42:07
其实我不太理解国内为什么每次消费都要发短信通知。当然有所谓的资产安全的说法,但是国外没有所谓的短信通知,信用卡一样安全。因为凡是非本人的消费,出现的问题都由银行负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2 20:45:09
其实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国内每次消费都要发短信通知,每次划卡都要来一堆短信,很烦,所以一直都想停掉这个服务。
在国外用卡就没有短信通知,信用卡受到非正常使用后,使用的金额都由银行负责,所以资产一样安全。
感觉国内银行这种低效率服务高收费的霸王态度实在应该改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2 20:47:22
说实话不太理解为什么国内银行要推出短信通知服务。
在国外一直没有这个服务,资产一样安全,因为信用卡一旦有不正当利用,所用金额都由银行负责。
国内银行应该改改这种低质量服务高收费的霸王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2 20:48:32

以为回复失败,所以连续发了好几次。刚才一看才知道要审核,烦请删除重复的回复。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