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689 19
2013-11-29
厉以宁认为国资管理现有问题:

   

本帖隐藏的内容

     第一,ZF部门干预多,国有企业至今并未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经营主体,至多只能说是“不完全的市场经营主体”。

  第二,机制不灵活。这是ZF部门干预多所造成的后果。在开始发现市场有上下波动的迹象时,国有企业无法适应情况的变化,必须经过烦琐的申请与有待上级批准的过程,等到获得批准时,已错过最佳机会。

  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这一方面是由于国有股份制企业国家控股比例高,股东会无法召开或召开了也不起作用,董事会不起作用,独立董事起不了作用;另一方面还可能由于管理制度上仍存在过去一直遵循的做法,有的党委书记作为第一把手扮演着独断独行的角色。相应的,监事会也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第四,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弱。造成这种状况的最重要原因仍是国有企业因受体制和机制的束缚,不愿意自行决定从事较大的技术创新活动,也无权自行决定从事体制创新或管理创新的试验,一些企业高层认为无论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存在风险,他们怕承担责任,而且利益和责任通常是不对称的。




厉以宁认为,国有资本体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有资本配置体制,这是第一层次的体制;二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这是第二层次的体制。两个不同层次的体制及其改革,不可混为一谈。


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强化国资委对国有资本的配置权。国资委不再对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通过设立专业的“基金”,由专业人员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财务运作和经营决策!最后,它形成“国资委———国家投资基金公司———国有企业”的体制。

平安信托VS上海家化平安信托成功竞购上海家化集团上海家化改制后遗症 平安欲夺公司控制权
平安与上海家化的完美联姻缘何酿成苦果?
家化葛文耀辞职获批独董暂代董事长 股价或再下跌
平安家化:无可避免的资本纷争 搅局者暗存
平安家化之争:资本与实力的角力
上海家化:太极推手与挤牙膏式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公司投资者利益、职工权益等等关联方都能得到期望利益! 此次纷争,可以看做是基金会模式管理上市公司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的新起点! 我们需要在激辩中挖掘观点,整理思路,培养能力。



正方观点 (0) (辩手:1)

基金会模式管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分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与国有企业运作高效的双重目标!

支持

反方观点 (0) (辩手:1)

基金会模式管理国有企业,可能会造成“二次”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当下应该是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公司高管的职业征信体制,完备第三方监管中介服务如律师、注册会计师、银行征信系统;完善ZF职能,将ZF的服务职能(核心在市场运作)与民生职能(行政服务如户籍、社保与社会安保)、行政司法更好分离!

支持

结束时间: 2014-6-30 11:21 裁判: wxfwol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29 11:34:37
又可以养肥一群废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9 11:35:36
life_life 发表于 2013-11-29 11:34
又可以养肥一群废物??????
问一个,你说平安在上海家化的动作就是基金会模式的预演,你说如此管理是否有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9 11:37:39
经济学家总是很理想化。这事儿真按他说的那样办其实是很好的,但是,就是我们的惯例是,一实施就走样了,天皇老子来了也没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9 11:41:05
lxblxb1985 发表于 2013-11-29 11:37
经济学家总是很理想化。这事儿真按他说的那样办其实是很好的,但是,就是我们的惯例是,一实施就走样了,天 ...
你赞成美国的“基金会”模式? 能不能具体说说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9 11:41:12
值得 看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