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687 2
2013-11-29

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我国汉族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相传楚国人为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为了让河中的鱼儿、蛟龙等水生生物不要吃他,于是制作了粽子投到江里喂鱼,从此流传起来的。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亚洲周边的其他很多国家。



    粽子应该怎样做呢?百度百科介绍古代是这样做粽子的。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也就是用芦苇叶包着糯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菰叶就是茭白叶,其中不但包有糯米,还有小米,粟就是小米。

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更加详细:《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这里介绍的粽子是放在竹子里,用绳子绑起来放在锅里煮熟的。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是:“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这时候的粽子已经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形状已经是尖角形的了,有些现代粽子的样子。


现代人做粽子,已经不限于包裹糯米或者粟了,而是根据不同的爱好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粽子,包括红豆沙粽,肉粽、蛋黄粽、糯米粽、枣粽、八宝粽等不同的口味,可以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要求。

    粽子用什么包扎呢?从古时候的记载看,主要是用绳子。古代的绳子是用草麻纤维搓成的,用这种绳子包扎粽子,下锅煮起来应该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是现代有些商贩做粽子是塑料绳包扎,这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知。塑料绳在加热煮熟过程中会分解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有良心的商贩还是坚持用麦秆、或者健康的有机麻绳包扎,这样更健康。



  

前些天在老家山东高密县城逛集市,顺便想买点粽子尝尝,发现存在这个问题。县城的一个集贸市场上,有很多人在卖各种各样的熟食,其中就有不少人在卖粽子。有些粽子是用麻绳捆绑的,但是也有些是用塑料绳捆绑的。还好,我是个比较理性的消费者,从一个用麻绳捆绑的粽子摊位上买了几个。顺便问了摊主一句:“这粽子用塑料绳捆着煮,对身体不好吧?” 没想到卖给我粽子的老太太听了大发感慨:现在有些人做生意掉钱眼里了,根本不会考虑买东西的人的健康,自己做生意还是要讲良心!


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然会有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实力,生产者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个降低成本的过程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妨碍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其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商户本来都是有良知的,但是一旦为了赚钱方便,很容易把这个良知底线冲垮,于是出现类似货币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那些不讲良心的黑商户把讲良心的好商户挤出市场,最终大家都会成为受害者,因为害人的商户本身也可能成为其他黑心商户的受害者。这个过程是一个双输的过程,既不利于消费者,最终也不利于生产者,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要筑牢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固然与市场参与主体的个人素质有关系,更重要的还是要有ZF的规范、教育和引导,对于ZF部门而言,这项工作可能要比投资加强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范存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2 20:47:26
赞同您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5 10:23:11
个人观点,法治和诚信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