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
政策:允许设立外资及合资银行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解读
或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限制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外资银行既可帮助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又可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将起到重大作用。同时,由于外资银行在海外网点多,将会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起到很大影响。
就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一事,孙立坚认为民营资本的离岸业务经验不足,监管部门允许其办合资银行的用意在于其先学习外资银行的经验,将来或可在自贸区内独立开展业务。更受社会关注的、包括财富管理在内的个人业务可能会在后期逐步放开。知情人士透露,基于自贸区“区内境外”的定位,银监会等部门正在酝酿制订一套不同于国内现有银行业监管模式、适应自贸区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其中一项措施就是自贸区分行将不受75%存贷比与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限制,且在自贸区被允许开展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据悉,8家银行已经递交了申请,欲设立自贸区分行。
互联网
政策:外资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
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如涉及突破行政法规,须国务院批准同意。
解读
主要服务外企管理“没有特殊”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落成,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外籍员工进入上海,而针对这些外籍人士的需求而推出的特定电信增值业务会成为外资进入的重要方向,例如这些外资企业与本国互联的需求,外籍员工对于更优惠的漫游业务资费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也给了希望进入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外资更多的机会。虽然在此之前,一些大型的外资企业会通过专线等方式加以解决,但今后电信增值业务的开放,有望使这些业务的使用成本更低。
此外,李易还表示,随着电信增值业务的开放,全球云计算大牌供应商利用自贸区就能实现硬着陆,再也不必通过合资曲线救国了。
在向外资开放电信增值业务的背景下,也有一些人猜测,国外的一些业务如Facebook(脸书)等是否有可能借此机会进入国内。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认为,在政策文件中明确写明,电信增值业务开放的前提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因此像Facebook这样的业务不大可能绕过政府的监管进入国内市场。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自贸区内互联网将依法管理,没有特殊。
娱乐业
政策:可设立外商独资娱乐场所
演出经纪方面,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为上海市提供服务。
娱乐场所方面,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
解读
不可能开赌场色情行业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有相关规定,娱乐场所指的是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游艺等场所。
该负责人表示,上海自贸区设立之后,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演出经纪机构为上海提供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文化部会对自贸区相关文化事业进行管理,对于公众担心的赌博、色情场所是不是会随之进驻自贸区,他明确表示,“这种情况国家肯定不会允许发生”。
融资租赁
政策: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解读
或将出台海关、税收系列政策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志强认为,融资租赁行业将会多重受益。首先是放宽了准入限制,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其次是扩大了业务范围,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打破了银行的垄断;更重要的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将对区内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符合条件的飞机租赁融资还将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
交通银行总行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阮红认为,预计上海自贸区会实行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外管、海关等配套政策。
游戏行业
政策:外企可生产、销售游戏设备
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解读
外企以国外思维运营很难被接受
易观国际游戏行业分析师薛永锋认为,目前国内其实已经有一些生产游戏主机硬件的企业,只是在宣传上说的是“注重游戏体验的盒子”,上海自贸区这一开放措施逐步落地后,“游戏机禁令”放开的可能性加大,“不过目前政策并不是特别明朗,毕竟有许多准入规范,各个部委之间需要协调,短期内还说不太好”。
薛永锋表示,面对国内复杂的市场环境,外企如果仍以国外思维运营,可能很难被国内消费者接受,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将有限。在短期内,相比于“盒子”或者智能电视,游戏主机在抢占客厅市场上还没有明显的优势。
保险业
政策:外企可设保险机构
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在中国从事保险行业。
解读
将推动国内保险业 有更多产品供选择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认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或将有利于推动国内专业健康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目前,国内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服务公司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这次试点能够获得成功并能在将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是利好,这将意味着老百姓将来有更多的健康医疗保险产品可以选择,外资企业的进入也有利于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
医疗服务
政策: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解读
将引进国外医疗技术缓解看病难
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该政策利好中国医疗机构多元化体系的建设,但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前景还需观望,关键在于整个中国医疗市场的政策环境是否足够开放。
著名医疗专家王健康认为,目前,我国老百姓对优质医院的需求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外商独资医院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优质的医疗技术、优秀的管理服务等,是能获得百姓认可的。
王健康称,好的开端还要有好的落实,下一步应制定针对引进的外资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细化并落实到位。外资医疗机构也要遵守我国法律,取得卫生机构资质、医生执业执照,和医院注册执照。
王健康认为,引进外资医疗机构可以减轻公立医院的压力。同时,也会给公立医院带来竞争压力,有助于公立医院学习和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中国百姓服务。
旅游业
政策:可设立合资旅行社
允许在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解读
出境游经营年限取消 竞争将更激烈
中青旅副总裁高志权表示,细则取消了旅行社获得经营许可满两年后才可经营出境游的限制,对于旅行社来说是利好消息。一旦有更多的合资旅行社获得出境游资质,上海出境游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由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的《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取得经营许可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可以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但是自贸区细则中没有对旅行社获得经营许可的时间进行规定,这正是此次开放的重点。
高志权表示,整个旅游业最看重的是出境游业务,这次放开让旅行社获取回报的时间缩短了两年,这可能会吸引一些旅行社选择到自贸区内注册。不过,高志权认为,此次放开对中青旅业务的存量并不会有显著影响,但将有大量旅行社到自贸区注册。
零售业
政策:暂未提开免税店
就此广受社会公众关注的自贸区内是否开设免税店的问题,国务院公布的总体方案中并未提及。
解读
高端商品仍会免税价格将比香港便宜
尽管具体方案尚未公开,但按照自贸区的功能,其可实现大部分货物进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从理论上可实现进口高端商品的免税功能,这样一来,区内进口商品价格将与香港相似而具有优势。消费者可以购买免税店的商品,但不允许以赢利为目的的利用价差向其他区域“倒货”。
曾在对外经贸大学任教的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奢侈品领域专家周婷认为,上海自贸区内免税商品的价格将比内地店铺内价格便宜30%左右。
周婷据此预测,未来5-10年内,中国与国外奢侈商品的价格差将极微小和非常稳定,并且服务价格体系以及服务水平都将与海外基本一致。
上海自贸区试点历程
●2009年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起草了建上海自贸区报告。
●2010年11月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对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实地调研。
●2013年3月
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时明确表示,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一个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8月17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9月26日
上海市人大通过决定,在自贸区内暂时调整实施地方性法规。
●9月27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