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悬在头上的刀——次级债对我国影响
国际:截至到2007年11月30日前,美国次级债市场再次出现大幅暴跌,与此前低信用级别的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MBS)主导的下挫不同,本次暴跌却是始自AAA级等高信用级债券。而且,本轮跌幅也远远超过了上次(8月7日)次级债危机大规模爆发时的水平。同时,全球的金融机构因美国次级信贷危机再度冲销坏账大约400亿美元,市场估计第四季度坏账总规模将超过600亿美元。而之前的第三季度,全球的银行已经冲销了坏账450亿美元。次贷危机此次再度加剧已经使金融市场投资者对信用评级公司的信心彻底崩溃了,由此引发了进一步的信用危机,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和“坏账风潮”等已经使危机逐渐深入波及到美国实体经济,加大了美国经济下行的趋势。 据Markit公布的ABX指数(衡量住宅抵押贷款证券的重要衍生品指标)显示,在过去一个多月里,美国次级债开始了新的一轮剧烈下跌。其中,2007年上半年发行的BBB级次级债从38.5跌至20.8,BBB-级从36.5跌至19.8,下跌幅度分别达到45.97%和45.75%,而两者最高时价格曾分别达到98.35和97.47。本轮下跌中,即使是AAA级等高信用等级的次级债券也遭遇了暴跌,跌幅超过了20%。这表明AAA级次级债这一被国际评级机构标榜为“无风险”的债券也正遭遇着巨大的信任危机。
投资者对国际评级机构有关AAA级次级债的高评级产生了怀疑。华尔街现在对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都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使得即使是AAA级债券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了。由此也可见信用危机的程度有多深了。
而且据亚太经合组织保守统计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损失将高达3000亿美元以上,远远高于当初估计的几百亿的水平。美国三大银行花旗、美林、大摩之前损失就已高达几百万美元了,而且亚太经合组织统计还显示,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亚洲的影响将在明年3月达到最高峰。到时才是对亚洲金融和股市的真正考验,尤其我国的A股市场。
国内:日前,虽然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但受次贷危机冲击,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受到一定打击,欧洲部分消费者也可能受到影响。受此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适当放缓,双方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可以得到适当缓解,这种情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周小川同时也指出,今后两个月的形势发展十分关键,因为圣诞节前是美国人的消费高峰期,也是美国进口的高峰期,如果美国的进口严重下滑,受到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经济,整个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冲击,但具体情况现在还难以判断。
次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一、次债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一,根据截至目前的报道,中国主要银行涉及次级债的总规模约为118亿美元。具体损失金额尚不清楚。
中国的主要银行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
银行 | 涉及金额 |
中国银行 | 持有美国次级债96.5亿 |
工商银行 | 6月底美国次级房贷持有额12亿美元 |
建设银行 | 持有10亿美元次级债券 |
而且,除此以外,近期出海的四支基金QDII产品,全部跌破净值,除了南方基金的QDII产品还勉强站在0.9元之上,其他的都已经跌破0.9元,而且下跌的趋势还在继续,而在他们之前出海的银行业QDII产品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现在这些对于国内并未引起太大的影响,但随着损失的继续扩大和次级债危机进一步扩大,他的影响迟早会暴露出来。
第二,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动荡,有分析家指出中国可能会成为国外资金的“避风港”。由于中国存在资本管制,现在还没有发现国外资金大举进入的有力证据。而且,就中国的资本管制来说,如果说是严格的,那么它不仅隔离了次级债事件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同样隔离了全球资本来中国“避风”的可能性。如果资本管制并不严格,那么中国就不可能不受到次级债事件的负面影响,“避风港”一说就无从谈起了。
但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全球主要的金融巨头在次级债危机中不同程度蒙受损失,但其2004年以来参股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获利足够弥补这些损失,虽然这些股份有一定的禁售期。据金融界报道,随着次级债疑云的渐浓,国际上已经出现百亿资金套现避险了。我们不得不警惕,当弥补损失“实际发生”时,中国金融市场可能面临的冲击。尤其在明年初次债危机对亚洲的影响达到顶峰时。
二、次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美联储降息和美元走软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对中国的加息增加了牵制。这种效应已经在最新的事态进展中明显表现出来。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科恩28日表示,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美联储必须采取灵活应对措施。外界认为,他此番表态暗示美联储将会继续采取降息措施。
第二,美国消费下滑和经济增长趋缓可能对中国出口有抑制作用。在最新公布的10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中,中国的出口增速连续放慢,而进口增长加速。虽然这种趋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但今后两个月的形势发展十分关键,因为圣诞节前后是美国人的消费高峰期,也是美国进口的高峰期,如果美国的进口严重下滑,那我国经济将真正面临严峻考验。
综上,对于近期我国的经济及金融发展作者持非常谨慎的观点,而对于目前我国A股市场,作者认为年底前乃至明年初都将是一个逐渐探底的走势,因为虽然我国实行资本管制,但对于目前全球经济的高度联动性,尤其近期美国股市、港股、内地A股高度相关,我国想独善其身,何其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