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聂辉华_改革是与虎谋皮 > 日志 > 社会评论 2007-12-27 |
标签: 高校 等级 岗位 银行卡
2007年12月27日 阴
中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其他社会,这是郭沫若胡诌的。大凡读过一点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唐宋元明清并非是什么“分封建制”的社会,因为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就是“灭封建”。中国社会只有一种形态,那就是专制社会。专制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等级森严。
身在高校,以为是世外桃源,今番错矣。学术是天生自由的,但是却无往而不在等级之中。说两件最近的事情。前段时间,人事部和教育部搞了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办法”,将高校教师分为13级。1-4级为教授岗位,5-7级为副教授岗位,以上统称高级岗位;8-10级为讲师岗位,又称中级岗位;11-12级为助教岗位,13级为员级岗位。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呢?仔细学习了官方文件,发现两条是最重要的:官位和资历。官越大,级别一定更高,这是单调上升的;资历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同等条件下级别越高。可惜,官位和资历都跟学术水平无关,至少不是线性相关的。别的学科咱不敢说,就经济学科而言,似乎水平和年龄是负相关的,因为现代经济学的进入壁垒是越来越高的,故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呜呼,高校本应是最讲究平等的地方,奈何现在却跟军队差不多。不知道这是哪家的激励理论。
第二件事情与第一件有关。这边厢刚厘定等级,那边发工资的协议银行中国银行立马与时俱进,不同等级的教师收到的银行卡也是等级森严。需要说明一下,原先给我们发工资的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我觉得挺方便的。不知为什么后来学校改成了中国银行。改就改吧,大不了退掉工行卡,问题是住房公积金什么的仍然通过工行来发。瞧,这就是明显增加交易费用了。我是讲师2级,拿到的卡是最普通的那种;副教授是黄色的VIP卡,据说不用排队的。刚晋升副教授的,据说还没有换成黄色卡。不知道教授以上的等级是不是拿了白金卡?职位等级大概是需要年年变的,不知道中行是不是打算年年给我们换卡?
有人说,人家中行是商业机构,进行价格歧视天经地义。问题是,我作为消费者却没有选择银行的权利,而只有接受歧视的权利。这是哪门子经济学?中行实行的(二级)价格歧视属于逆向选择模型,即今年获得诺奖的激励理论或者机制设计理论。作为一种自由主义经济学,怎可忽视我的参与约束?更遑论激励相容约束。
中行如果要拍马屁,其实大可以做得更炫一点。要昭示等级,银行卡其实作用有限。你看见哪个二级教授或三级副教授会没事把金色的、黄色的银行卡挂在胸口?不方便嘛。要我提议,建议有关部门给每个教师发一套工作服,背后绣上若干口袋。口袋越多,级别越高。比如,校长书记是九个口袋,院长处长是七个口袋,讲师就省点料不用口袋了。官位级别一样大,但是爵位也可能不同,于是还需要在口袋上加边。模仿满清八旗制度,在口袋上按级别从高往低依次镶上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等八种颜色。这样官爵并举,一目了然。然后呢,下面再印上“某某银行独家赞助”,多好!
好是吧?那就继续推广到学生群体,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吃饭睡觉干脆都穿学位服,样式可以模仿“汉服”,这正了却了振兴国学的心愿。继续深化改革,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乃至四年的差别也要显示出来,建议就在学位服两臂加条,一个年级加一条,就像当年少先队员的臂章一样。这服装一定要年年换,因为某位(从未发表过学术论文的)著名经济学家说了,教育是低弹性需求的产业,可大大拉动内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