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5284 2
2005-06-16

《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一部思路独特的新著 【与当今大力主张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个人经营的思潮相反,唐有东先生《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却对这种个人所有权进行了论理上的批判,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另外一种方式的公有制。因为公有制能够使人类经济不再建立在"追求利润积累"的基础上。在它看来,人类经济本来并不需要使用一种曲折的"利润"中介方式,直接建立"生产-消费"机制则可。这样就不存在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问题,从而带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甚至世界大战。因为在它看来,如果通过"利润"的方式进行生产,一旦利润率过低,就没有任何资本愿意进行投资与运作,于是社会的就业量便会大量丧失,大多数人将陷于贫穷境地。不过它似乎没有说明"最低期望盈利率"降到何种最低水平,比如资本月利润率10%、1%或者0.1%,才会使资本失去兴趣,从而撤离投资。对于资本经营者来说,他当然谋求获得最大利润率,但是他也没有"先天地"设定一个最低利润率,如果利润率低于这个最低点就会撤离投资。如果全世界的资本月利润率平均只有0.1%,那么可能没有什么资本经营者对自己只能获得这样的低利润率抱太多意见,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还有什么可说?另外,如果利润率太低促使许多资本经营者退出,那么当一部分人撤资后,资本利润率将会随即上升,从而阻止了另外一部分人的退出。这样,如果说利润率太低具有"辞退资本"的作用的话,通过这个作用,过低利润率也具有相反的"提升利润率"的作用,从而避免《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中所说的导致"大危机、大战争"的结局。 对于资本经营者"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的问题,这部分人的利润获得归根到底是由于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而引来。因此如果说资本经营者获得了过多利润并将其积累起来,从而使社会的消费支出低于社会的生产供给程度,并引起生产过剩的危机,那也是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致的。没有这些普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他如何能够积累起这么多的利润呢?因此,资本经营者能够获得利润,是与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密切相关的,很难设想一个"富则越富,穷则越穷"的境况出现,当穷人出现并越来越多时,富人也不可能再富下去。 我认为《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此书的一个核心思路是"生产目的"。在它看来,如果生产目的是为了消费,则社会经济就会繁荣,相反,如果生产目的是为了"利润积累资本",则社会经济最终必定陷于危机境地。但是,就象一个人工作以赚钱为直接目的是为了其日常与将来的生活需要一样,如果一个社会以"利润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也是为了这个社会日常与将来的生活需要。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与将来的发展远景,需要一定的资本积累,才能有资本的简单再投资与扩大再投资。如果认为资本积累已经太多从而"搜括"去了太多的市场利润,使市场利润率过低,那么,按前面所说,有一部分资本将会"退出",剩下的另外一部分资本将会获得较高利润率。这是一个自我调整的市场行为,并不需要我们替它担忧什么。 最后,我反倒认为一个社会具备充足的资本,就象具备充足的其它资源那样,是一个社会得以更高发展的前提条件(具备充足资本的实质无非就是具备充足的物质资源)。充足的资本使我们能够办某些更大的事情,使我们能够以更低廉、更低成本的代价获得资本,从而去办更多的事情,这对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资本主义的基础就是资本稀缺,如果资本不再稀缺,那么资本主义就不再称为"资本主义"。同样,所有制形成的基础与实质就是所有物稀缺,如果所有制所针对的对象不再稀缺,所有制将失去其意义。比如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就是因为土地稀缺,假设土地不再稀缺,每个人手中都有大把土地,那么土地所有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实际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规律性:当社会上资本积累程度很大,使得资本相当廉价时,社会对资本积累的程度将会下降,人们对资本积累的兴趣将会减弱。这个道理也很普通,如果黄金很廉价,那么谁也不会再积累黄金了。――黄焕金】

唐有东著:《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全书在线阅览,特别建议看第二、四、七章。   封面网址:http://www.dqjj.com/syz/index.asp   目录网址:http://www.dqjj.com/syz/mulu.asp

  内容简介。   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系统的论述了利润率理论;二是以此利润率理论为核心全面解释了各种私有制经济问题和对世界经济趋势的分析;三是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经济和近五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兴衰的分析。   通过上述对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私有制经济问题和经济兴衰的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世界经济将再次发展为大危机;二,世界经济大危机或大萧条的结果是战争。   最后提出的问题是:人类能否再次经历世界大战而不亡?即,我们是主动放弃私有制还是让私有制使人类消灭人类?   一、利润率理论。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论述在第一、二章,数学推导则放在附录。   投资是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而影响投资的是利润率,因此,利润对于投资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西方经济学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无能为力,也就在于没有抓住这个核心。   《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首先系统地的论述了利润的来源和影响利润的因素及机制。书中把利润分为三类:正常利润、非正常利润和短期利润。   正常利润由经济增长和投资者的消费形成,但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资本的集中垄断使)投资者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导致正常利润率下降,其趋势是远低于投资最低期望盈利率。   非正常利润是由损害非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的(所谓的剥削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包括非投资者收入的降低、非投资者产生赤字和债务。但因导致相关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如贫富分化、家庭债务、政府赤字、国债、国际贫富分化、发展中国家债务等等,使非正常利润不可持续。   简单地说,短期利润是一部分投资者尚未回收的投资形成另一部分投资者的利润。由于不可能持续出现成倍增长的未收回投资,因此,此项利润率也是下降的,但它是形成泡沫经济的利润来源。   本部分论述得出的结论是:正常利润率必然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率不可持续。这是必然导致投资和经济危机的根源。   二、对各种私有制经济问题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分析。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论述在第二、四章。   利润是决定私有制经济主要问题的关键。如经济兴衰或经济周期乃至泡沫经济,又如国际、国内贫富分化和相关的各种债务(家庭债务、国债、发展中国家外债),等等问题都是由追求利润积累资本的投资目的与利润率变化的相互作用所导致。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如需求和供给学派的相关政策,对调节投资和经济的有效性和不可持续性,也就在于提高投资利润率的有效性和不可持续性。   正常利润率的下降和非正常利润的不可持续,将导致各国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直至动乱和战争。   三、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经济大兴衰和近五百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兴衰的分析。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论述在第六、七章。   下降并不是利润率的唯一趋势,利润率也会上升,并由此发展为繁荣与萧条。利润率的上升来源于生产目的的改变,但在私有制下,改变生产目的的方式主要是动乱和战争,甚至这是唯一方式。   战争(通过破坏原有财富、生活水平和使生产资料重新分布)可以暂时和局部改变人们的生产目的,从追求利润积累资本回到追求最终消费品(以恢复和改善生活水平)。这种生产目的与生产结果的一致性是产生高利润率的主要机制,从而可使经济出现繁荣。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后,便会重新转向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这使生产目的重新偏离生产结果,从而利润率下降,又走向危机、萧条、动乱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从繁荣走向危机和战争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并没有改变,因此,其趋势仍是从繁荣走向危机和战争。   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经历危机与战争后并不一定都能重新走向繁荣,许多国家和民族在危机与战争下分崩离晰,甚至消亡。象中国这样延续几千年的现象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人类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不亡,也许应归功于当时的人类还不够聪明,但现在人类已造出了足以消灭人类自身多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类还经得起世界大战吗?即,人类是要放弃导致危机和战争的私有制呢,还是继续重复着繁荣与战争的轮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17 09:22:00

唐的观点很有道理但不现实,或许有那么一天.须知:离开了利益驱动其它梦想都还难以实现.严格说来,国家和社会从来都是公有和私有同时存在,总的说来,国家总能够做到平衡当时的社会利益和社会力量,国家能够代表着当时的"正义".

凡是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事实上的等级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你想做到所谓的"完全平等",往往与你愿违!

失业确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失业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绝对有利!谁失业也不是天生就失业,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大众化的努力就汇集成为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7 9:25: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9 13:34:00
所有的事情不能都通过金钱来解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