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509 发表于 2013-12-19 09:14 
1、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是马克思的。你的“一直在变”说明是你的。但你的“说一直在变”正好批判了马克思 ...
不是马克思的问题,是你根本就不懂。
比如生产力手工相同时间1小时,你原先生产10个产品,我生产20个,他生产30个(当然生产力效率越高生产使用价值的量就越多。产量数假定,实际产量数可能不存在平均数)
现在机器相同时间半个小时,你生产10个,我生产20个,他生产30个
因此,原先1小时生产10,20,,30个,你我他半小时内完成,只是你我他价值量减小,因为必要劳动耗费时间减短,你的价值减半,我的价值减半,他的价值减半。
注意:这时候价值量变化。
(不管是机器生产还是手工生产都是相同的人类耗费,你再复杂的劳动只不过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量少量简单劳动,这是简化后的,但是,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比如产权写在一张破纸上的作为交换价值就和一个土地的工程价值量相等。所以各种劳动要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不同比例。“这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决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资本论》因此,不管产品复杂劳动如何都看做了简单劳动,不管你是工艺再好,还是机器社会再好,都看做简单平均劳动耗费,我的那个例子就是说明这一点,劳动组合再如何,原先生产耗费多少就是多少,不管你生产机器还是什么。因此决定生产该使用价值(机器,工具等)总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但是相同时间内(前后都是1小时),提供的价值量是相同的,改变的只是使用价值的量。因此价值总量变化由社会比劳动时间决定,再引用马克思的话:"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资本论>。因此,也可以认为劳动时间就是价值量。 当然人口那些都是后话,不同生产,不同产品,劳动时间变化不同,不能用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平均率,因为生产指向根本不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我们在交换关系价值形式中对等就是劳动时间,因此在相同劳动时间下,我们才说它们相对总量关系上是不变(对你这种文盲数学公式你肯定不懂,为了方便才写出简易文字描述),而实际在交换关系中已经与使用价值完全对立(本身交换关系自身属性就不属于自然属性),因此它在交换中价值量(资本)一直在变,这不是我说,这是客观存在的。
另外使用价值就是物使用性,不是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是劳动产品,比如自然水,野果,天然草地等。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具有价值,因此使用性的度量由使用人自己判定。
引用马克思说的话:“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