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操纵话语权 食用油价格说涨就涨 先是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花生油月初宣布调价8%,随后中粮福临门花生油经销商价格调整于7月中旬开始,鲁花花生油在北京地区部分渠道的最高涨幅达15%,日前又有消息披露金龙鱼调和油将自7月底调价,幅度在5%左右。对于本轮提价,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原料上涨并非食用油涨价的主要原因,而是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了食用油市场。
约谈难抑涨价冲动 国储调控苍白无力 今年4月初,金龙鱼的菜油、花生油两个产品上调出厂价格,随后中粮旗下的福临门菜籽油、花生油两个品类也跟进涨价,为此,国家发改委约谈了相关企业,然而7月初,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花生油再次宣布价格上调8%,有业内人士称,虽然近日国家发改委二度约谈食用油企业,但或许是由于目前CPI已经回落,国家发改委方面对涨价一事已不如从前敏感。
中储粮落子食用油 国企联手挑战外资 中储粮日前公开称涉足品牌食用油市场的消息。根据规划,中储粮的食用油将先从基层农贸市场入手,逐步向大型商超发展。“中储粮对食用油这块没有大的盈利目标,因此价格会略低于其他品牌。”中储粮的动向透露出未来国家粮油调控政策执行或将由以中储粮为首的国企担当,或将不会再出现国家向多家粮油企业轮换油脂的局面。
发改委出新政:建五大油企价格汇报制 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和汇福粮油集团等5大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进行谈话,要求上述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在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两大食用油巨头后,国家发改委再次出手加强食用油价格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