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9495 37
2008-01-01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6">《高维欧氏几何学》的最大优点</font></strong></p><p>《高维欧氏几何学》的最大优点莫过于它的诞生,这种诞生带给了人们许多的意外,主要有以下三种:<br/>  第一,它诞生在被认为它最不应该诞生的国度里。<br/>  我们看到,在网络里大家刚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创建微积分,为什么没有得诺贝尔奖,总之,为什么没有创建现代的自然科学体系。结论也比较一致,就是,中国的文化背景只适合一些经验积累型的创新,一般多属于技术、技巧层面,不太适合系统的理论的创造。所以,象《高维欧氏几何学》这样的东西,就一定只会诞生在西方某个国家。但是,《高维欧氏几何学》毕竟在中国诞生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经过一个多世纪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也已经具备创建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的能力了。<br/>  第二,它诞生在会被认为最不该诞生的人的手中。<br/>  一般认为,搞出点数学成果,那都是数学家事情,或者,起码也是数学<nobr><b class="kgb" style="BORDER-RIGHT: 0px;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0px; PADDING-LEFT: 0px; FONT-WEIGHT: normal;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CURSOR: hand; COLOR: #0000ff;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0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研究生</b></nobr>。再后退一步,怎么也应该是个<nobr><b class="kgb" style="BORDER-RIGHT: 0px;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0px; PADDING-LEFT: 0px; FONT-WEIGHT: normal;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CURSOR: hand; COLOR: #0000ff;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0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大学</b></nobr>本科生吧?可是,这不单单是一点点成果,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数学体系,它的作者竟然只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大学,仅念过高中一年的业余数学爱好者!<br/>  这说明了什么?是大学里没人了?还是科学院没人了?都不是,是说明在民间蕴藏了巨大的科学研究的潜在能力,发拙这种潜在能力,已经到了该提上国家相应机构的议事日程上的程度了(至于大学和科研单位应不应该反思,这不属于本帖讨论范围)。<br/>  第三,它诞生在了它最不应该诞生的时候。<br/>  其实,对高维空间的几何现象,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进行研究。我在《白话高维欧氏几何学的思路和方法》一文中,将这些研究者归结为三大类:一种是在用画法几何的方法进行研究;一种在用线性变换的方法进行研究;一种在用非欧几何的方法进行研究。<br/>  其中,画法几何的方法虽然取得了比另外两种方法大得多的成绩,但由于没有与相应的变换式相联系,其图形与相应的代数方程间的关系解决得并不十分彻底。而且由于它不得不消极地用许多向量(n-3个)去表示一个n维空间的点的坐标,也使得它无法将这种方法推向实用化,最终无法被其它专业所接受。<br/>  线性变换的方法则回避那n-3个看不见的方向,只是在成堆的非奇异矩阵和变换式里钻来钻去,始终也找不到出路。<br/>  非欧几何的方法,则更近乎荒唐,本来已经钻进了那个“弯曲”空间,却偏偏要设法把它弄直,把它变成“平坦”,然后回过头来再去讨论高维空间的几何现象。用一句民间的俗语,叫做“脱了裤子放屁,费二道手”。况且,横在前面的路上的,还有据说近120个拦路虎,这么多拦路虎,恐怕哪一个也不比“庞加莱猜想”容易对付!<br/>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你《高维欧氏几何学》降生了,你来得太不是时候!许多人辛辛苦苦搞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人穷毕生之精力,搞得焦头烂额,都看不到高维几何的一点点影子。但大家并没有泄气啊!大家还在努力着哇!你这一来,让人们如何舍得罢手,舍得停下来休息?<br/>  其实,舍不得停下来也不要紧,也用不着全停下来,一些人继续进行下去就是了。但没必要再放那么多人一起去陪着搞了,只留下少数人搞就行了,也没必要再培养那么庞大的后备军去准备投入到那些研究工作当中。<br/>  不管怎么样,《高维欧氏几何学》总是诞生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事实,装作看不见是无济于事的。不如索性睁大眼睛,来给它挑挑毛病,说不定能一下子找到它的致命错误,将它彻底推翻呢!</p><p>  本贴转自凯迪论坛文化散论,主帖名:《真实的“牛顿苹果”叫哈雷》</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6 09:19:00
不管怎么样,《高维欧氏几何学》总是诞生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事实,装作看不见是无济于事的。不如索性睁大眼睛,来给它挑挑毛病,说不定能一下子找到它的致命错误,将它彻底推翻呢!
严重赞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6 12:49:44
你如何证明你高维几何中关于线性图形夹角的定义具有互易性?即A对B的夹角恰好是B对A的夹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1:02:35
不太懂,希望楼主抽空再到这个帖子来给大家交流交流。期待楼主回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0:43
这本书,结论基本上是对的,但是里面有些地方的论述相当不严密啊,特别是那个德摩根定理的证明,虽然结论是对的,但是证明的方法根本就是错的,还有角度的那一张,虽然和约当主角principal angles的定义一致,但是丝毫没有给出完整的逻辑证明,前后逻辑存在很大的漏洞,就像zcj5918说的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4:14:52
这是抽象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