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8-1-17 09:10: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0:10:00的发言:

我让你举例,就是要说明:经济,就是指交换。进而说明:公有制只有分配,没有交换,所以谈不上“公有制经济”。

您这里可能存在逻辑错误。经济不能与交换分开,并不意味经济就是指交换。正如您不能和您的心脏分开,并不就是说,您就是指您的心脏。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0:10:00的发言:

我先不谈你的定义的数学方面,只从经济学角度谈这个问题。

经济学角度是什么思路?就像定义给出的那样,稀缺是针对人的需求而论的。而人的需求是有指向的,即理性人的趋利避害。利、害,这都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因此我一直强调说,价值理论和价值判断是经济学不可摆脱的一个基础。

而你的定义呢?就把一个原本属于价值理论范畴的东西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实判断问题了,其中看不到“人”以及“人的需求”的影子了。因此,你是在搞数学,而不是在搞经济学。

我对你们这种思路,有一个称谓:经济学大厦的高级装修师。只在大厦中某一层精心装修,而且也许设计精良,但却对大厦的基础结构不闻不问,即便它是一座将倾危楼。

张老师,您在稀缺这个概念中读到过多的意义了——这或许正是文字描述的不精确性引起的。

稀缺的定义的确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当您把我所说的情况作如下还原:

Y=具有需求x的人的集合,X=某种使用物集合,Y'=通过f,X映射到的人的集合

为了顺应您的说法,我干脆这里将f还原为您的分配法则,则Y'=按照您的分配法则,能够同时得到x的人的集合(假设x个体不可分的情形)

您说这里面的价值判断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09:31: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9:10:00的发言:

张老师,您在稀缺这个概念中读到过多的意义了——这或许正是文字描述的不精确性引起的。

稀缺的定义的确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当您把我所说的情况作如下还原:

Y=具有需求x的人的集合,X=某种使用物集合,Y'=通过f,X映射到的人的集合

为了顺应您的说法,我干脆这里将f还原为您的分配法则,则Y'=按照您的分配法则,能够同时得到x的人的集合(假设x个体不可分的情形)

您说这里面的价值判断在哪里?

因为稀缺基于需求而定义,所以是价值判断问题。你的定义是事实判断,这我已经指出了,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0:22: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9:31:00的发言:

因为稀缺基于需求而定义,所以是价值判断问题。你的定义是事实判断,这我已经指出了,是错误的。

您能否说明: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什么区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1:39: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1:54: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10:22:00的发言:

您能否说明: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什么区别?

这是个哲学常识啊。

事实——是什么;价值——好还是坏;

“是什么”是事实存在的本身问题,“好或者坏”是存在物和人的关系问题。

事实是客观的,不会因人而异;价值是主观的,因人而异。

数学是对物理空间事实的一种表述方式,描述的对象是事实的状态,至于这个事实状态价值如何(是好是坏)则不能确定,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我马上有一篇关于这方面的帖子,欢迎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2:44: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11:54:00的发言:

这是个哲学常识啊。

事实——是什么;价值——好还是坏;

“是什么”是事实存在的本身问题,“好或者坏”是存在物和人的关系问题。

事实是客观的,不会因人而异;价值是主观的,因人而异。

数学是对物理空间事实的一种表述方式,描述的对象是事实的状态,至于这个事实状态价值如何(是好是坏)则不能确定,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那么,您的意思就是,稀缺天然就与好坏联系在一起,谈论稀缺就必然是价值判断?

而且数学也必然无法描述稀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2:45: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2:50: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12:44:00的发言:

那么,您的意思就是,稀缺天然就与好坏联系在一起,谈论稀缺就必然是价值判断?

而且数学也必然无法描述稀缺了?

你还未明白。是一种资源是否稀缺,不是“天然的”(客观的),而是人为的。

举例猪肉涨价,对穆斯林来说,谈不上什么稀缺问题。

在对事物是否稀缺进行人为定性之后,数学当然可以描述它,就像可以用“椭圆度”测量馒头够不够圆一样。但是“圆不圆”这个事实判断和“好不好”这个价值判断没有关系,有人不在乎圆不圆,有人就爱吃方形的,有人爱吃花卷,它既不圆也不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2:52: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3:38: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12:50:00的发言:

你还未明白。是一种资源是否稀缺,不是“天然的”(客观的),而是人为的。

举例猪肉涨价,对穆斯林来说,谈不上什么稀缺问题。

我的确没有明白:人为的就不是客观的吗?

以您为例,对于您以好坏为内容的价值判断,我作为观察者,您的价值判断对于我而言,难道不仅仅是一个事实吗?

猪肉对于穆斯林无所谓稀缺,您的这个判断,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还是以猪肉为例,您喜欢吃猪肉,却不能就此判断:猪肉对于您是稀缺的。只有当猪肉达不到您想吃的量(质和数两方面),我们才说猪肉相对于您稀缺。这个判断显然不是价值判断。

您混淆了以下两个问题的区别:对好坏判断的陈述,好坏判断。前者可以是事实,后者就是您的价值判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3:39: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15:27: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13:38:00的发言:

我的确没有明白:人为的就不是客观的吗?

以您为例,对于您以好坏为内容的价值判断,我作为观察者,您的价值判断对于我而言,难道不仅仅是一个事实吗?

猪肉对于穆斯林无所谓稀缺,您的这个判断,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还是以猪肉为例,您喜欢吃猪肉,却不能就此判断:猪肉对于您是稀缺的。只有当猪肉达不到您想吃的量(质和数两方面),我们才说猪肉相对于您稀缺。这个判断显然不是价值判断。

您混淆了以下两个问题的区别:对好坏判断的陈述,好坏判断。前者可以是事实,后者就是您的价值判断!

客观: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存在;主观:人的意识、人对事物的看法;客:指人的意识之外的自然存在,自然存在没有好坏之分,好与坏是人这个认识主体的意识观点。

自然界的元素就是那个比例,没有什么好不好、缺不缺的。

你要分清楚,你用的变量(如价值V、稀缺S……)是描述事物本身的,还是基于事物的、与人的关系。前者是事实认识,后者是价值认识。

从价值的确无法判断其事实,这就是我刚发的帖子提到的“二歧鸿沟”。事物不是因为人的好恶而存在,而是“自在”。

看来你有必要找几本关于认识论的哲学经典读一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0:04: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15:27:00的发言:

客观: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存在;主观:人的意识、人对事物的看法;客:指人的意识之外的自然存在,自然存在没有好坏之分,好与坏是人这个认识主体的意识观点。

你要分清楚,你用的变量(如价值V、稀缺S……)是描述事物本身的,还是基于事物的、与人的关系。前者是事实认识,后者是价值认识。

您说,基于关系的描述,就是价值认识。您举一个不通过关系描述就能说明的事实试试。也就是,您举个例子说明您的事实认识,这种认识不是通过对关系的认识进行的。

我的意思是,我对好坏的认识——记住,是这种认识,对于您来说,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吗?

资产阶级意识,至少对于无产阶级而言,是客观的。事实上,已经存在过的意识,是不会随任何人的意识而改变的。

您可以改变您的某个念头,但您无法改变它曾经存在的这个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0:45: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6 21:44:00的发言:

我没有自己对稀缺的定义,我反对的就是经济学辞典当中的那个scarcity,这在之前的帖子里有引用。其要点是:用于生产产出的资源不足以满足需要。

而经济学从来不会考虑不可以被满足的需要。如果一定要说稀缺,只是获取资源的能力的稀缺,即所谓的供给的稀缺,而不是资源的稀缺。

我感觉你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里的稀缺定义。从前面的帖子里我觉得你混淆了需求与欲望,短缺与稀缺两对概念。因为你谈的稀缺实际上都是指短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0:51: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6 21:49:00的发言:
二位应该注意:当西方经济学谈论稀缺的时候,其实一直是在描述“生产”,而不涉及到“交换”。而我认为生产不是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就是指“交换”现象的。我们不会把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说成是家庭经济(如果他们没有与外界交换)、也不会说太空站里的活动是经济活动。

经济问题的本质不是“交换”,而是选择。如果我们用相对不足的手段去满足相互冲突的目的,就会遇到经济问题。(milton friedman)。其实经济问题的定义还可以更广。有人半开玩笑的说,只要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因此,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太空站里的活动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学家的分析对象(在friedman的意义下),也就是说都是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1:01: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6 21:50:00的发言:

根据经济学对scarcity的定义,我看不出放在嘴边的饭食和稀缺有何关系。


如果你仔细再想想经济学里对稀缺的定义,你就不会断然说放在嘴边的饭是不稀缺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1:11: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6 20:59:00的发言:

呵呵,您可能没有注意到张老师们曾经举的“剪径”例子。道路本来不缺,缺的是强权,道路就有了价格。

我依你们的逻辑,道路不缺,缺的是强权;强权不缺,缺的是提供强权的能力;提供强权的能力不缺,缺的是提供“提供强权的能力”;......最后世界上一切都不缺,缺的只是一个上帝。

因为上帝无所不能,有了上帝,当然一切都不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1:25: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9:31:00的发言:

因为稀缺基于需求而定义,所以是价值判断问题。你的定义是事实判断,这我已经指出了,是错误的。

稀缺不是基于需求而定义,而是基于欲望而定义。

它不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而是对社会存在的一个最高抽象。正如经济学的‘理性人’是对人的一个最高抽象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1:40: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1:11:00的发言:

我依你们的逻辑,道路不缺,缺的是强权;强权不缺,缺的是提供强权的能力;提供强权的能力不缺,缺的是提供“提供强权的能力”;......最后世界上一切都不缺,缺的只是一个上帝。

因为上帝无所不能,有了上帝,当然一切都不缺。

呵呵,这只是您自己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1:48: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21:40:00的发言:

呵呵,这只是您自己的逻辑

这不是championway的逻辑吗。

championway说,资源不缺,缺的提供资源的能力。

你举他给出的例子,难道不同意他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7 22:36: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1:48:00的发言:

你举他给出的例子,难道不同意他的逻辑?

呵呵,还真不知道您这是什么逻辑。同一个例子,有不同的观点啊。

还是说说稀缺的定义吧。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6 21:37:00的发言:
我没有自己关于稀缺的定义,我坚持大家对于“稀缺”的定义。其大意是,说某资源(或手段)稀缺,是指相对于我们(无限)的欲望而言,资源(或手段)总是不足的。

元素x属于集合X,元素y属于集合Y。如果存在映射f,对于y=f(x),由X映射产生的集合Y'满足:Y'真包含于Y,则可以说:

对于Y而言,相对于映射f,X中的元素具有稀缺性。

您的理解问题在于,“资源(或手段)总是不足的”是非常模糊的,是哪种不足呢?不足的情况和原因很多,它们都可以导致代价,但却未必都能反映资源(或手段)的稀缺性。这正是您认为代价和稀缺等价的原因。

用数学语言刻画,这种模糊性很容易被发现,而且便于准确描述。

在我的理解中,剪径其实就是路与欲望之间的f被改变了,变成了加入强权后复合形成的f',代价不过是强权的代价,反映的并不是道路的稀缺。

您或许会说,强权的稀缺通过代价反映出来了啊,即有代价则必然有稀缺。是的,但这里的逻辑并不是代价推出稀缺,而是代价反映稀缺!稀缺是代价的充分条件。

代价存在,则必然存在稀缺,但并不总能就此判断是谁稀缺。怎样去判断是谁稀缺呢?仅仅凭代价而不需要更基本的概念吗?剪径的例子中我们事先就知道是强权稀缺。现在我们换个方式,某公司说为了维护该路不被过量使用,收费设限保护该路可持续使用。您能根据这里的代价,判断是路稀缺呢,还是信息稀缺(即公司可能在撒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22:37: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7:06: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20:04:00的发言:

您说,基于关系的描述,就是价值认识。您举一个不通过关系描述就能说明的事实试试。也就是,您举个例子说明您的事实认识,这种认识不是通过对关系的认识进行的。

我的意思是,我对好坏的认识——记住,是这种认识,对于您来说,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吗?

资产阶级意识,至少对于无产阶级而言,是客观的。事实上,已经存在过的意识,是不会随任何人的意识而改变的。

您可以改变您的某个念头,但您无法改变它曾经存在的这个事实。

看来你对价值和事实确实模糊。

一件衣服是什么颜色,这是可以经过判断测量而确定的事实,例如你穿一件黑色夹克。所有的观测者在什么是黑色这个定义下都会得出同样的观测结果。这个结构只和你的衣服有关;

但是你穿黑色好还是不好(合适还是不合适),这就众说纷纭了,因为这是价值判断。

地上有没有垃圾,这是事实判断;垃圾是否稀缺,属于价值判断;你听说过缺少垃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8:1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0:45:00的发言:

我感觉你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里的稀缺定义。从前面的帖子里我觉得你混淆了需求与欲望,短缺与稀缺两对概念。因为你谈的稀缺实际上都是指短缺。

第一,经济学不考虑欲望,因为它无从谈起,经济学只考虑需求,而且强调需求的有效性。

第二,稀缺和短缺并不是可以清晰分开的,无论是短缺还是稀缺都是针对需求而言的。你不妨举例说明一个东西是稀缺但却称不上短缺的。

        我的帖子《人为事件的行为学逻辑》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3220不妨看一看。把现实存在归结于稀缺是荒唐的,逻辑上讲因果关系,稀缺论就是“无因而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8:20: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8 7:06:00的发言:

地上有没有垃圾,这是事实判断;垃圾是否稀缺,属于价值判断;你听说过缺少垃圾吗?

您说“地上有没有垃圾”是事实判断,但是您的逻辑并不这样认为,请看: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7 15:27:00的发言:

你要分清楚,你用的变量(如价值V、稀缺S……)是描述事物本身的,还是基于事物的、与人的关系。前者是事实认识,后者是价值认识。

垃圾的概念是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显然,您这里的逻辑是,它属于价值认识。

“地上有没有垃圾”显然是基于垃圾这个人与物的关系的判断,否则,无所谓有没有垃圾。因此,您说它是事实判断,掩盖了人与物的关系。

同样的命题,您就这样得出了相互矛盾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8:40: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0:51:00的发言:

经济问题的本质不是“交换”,而是选择。如果我们用相对不足的手段去满足相互冲突的目的,就会遇到经济问题。(milton friedman)。其实经济问题的定义还可以更广。有人半开玩笑的说,只要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因此,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太空站里的活动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学家的分析对象(在friedman的意义下),也就是说都是经济问题。

呵呵,连笑话都当学术?那可不是“半开玩笑”,是十足的玩笑,连讽刺和揶揄都听不出来?

选择无处不在,只要生命所在。如影片《matrix revolution》当中所说:choice,all are choice。

在经济学家看来,早上喝豆浆还是喝牛奶也是经济学问题,夫妻在床上变换一个姿势也是经济学问题。经济学一直都自以为是科学和无所不能的万能学科,把政治家、法学家、科学家都不看在眼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8:49: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1:01:00的发言:

如果你仔细再想想经济学里对稀缺的定义,你就不会断然说放在嘴边的饭是不稀缺的了。

经济学家大概都是一边吃饭一边谈饭的稀缺问题呢,即便是达到餍足的效用最高点也是如此。

人类缺乏食物等资源就会消亡,但是经济学家说人类存在是由于食物等资源的稀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8:5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1:11:00的发言:

我依你们的逻辑,道路不缺,缺的是强权;强权不缺,缺的是提供强权的能力;提供强权的能力不缺,缺的是提供“提供强权的能力”;......最后世界上一切都不缺,缺的只是一个上帝。

因为上帝无所不能,有了上帝,当然一切都不缺。

上帝就是自然界。

自然界演化出了人类,人类却整天叫喊稀缺。上帝要不是脾气好,大概就灭了人类了。我们存在于自然,应该感谢自然造化。信奉上帝的经济学家吃饭的时候会祷告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

生物学讲适者生存,反过来说就是生存者都是适者,什么叫做“适”,难道是资源的稀缺?

在共产主义的蜂巢里,食物没有稀缺;在私有制的狮子领地里,外来者看什么都稀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9:06: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17 21:25:00的发言:

稀缺不是基于需求而定义,而是基于欲望而定义。

它不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而是对社会存在的一个最高抽象。正如经济学的‘理性人’是对人的一个最高抽象一样。

需求或者欲望,有两种:基于本能的和基于价值判断的。经济学不考虑前者,那是生物学这类自然科学的东西。人需要氧气,或者具有获得氧气的欲望,这不需要经济学去研究。

人为何需求某种物或者对某物有获取欲望?因为认为它是“好事”。我们不可能把人的欲望和需求解释为对象是一件“坏事”,这种逻辑谁也不会接受,违反了人是“趋利避害”的这个基本认识。生物不趋利避害就会消亡,利、害就是价值判断。

理性人,就是趋利避害的正常人。请你把西经的理性人概念丢到废纸篓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8 09:10: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22:36:00的发言:

代价存在,则必然存在稀缺,但并不总能就此判断是谁稀缺。

清扫垃圾也要付出代价,不是因为垃圾稀缺。

放个屁有人还要抬抬屁股呢,不能因此说屁是稀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09:51:00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17 13:38:00的发言:

我的确没有明白:人为的就不是客观的吗?

以您为例,对于您以好坏为内容的价值判断,我作为观察者,您的价值判断对于我而言,难道不仅仅是一个事实吗?

猪肉对于穆斯林无所谓稀缺,您的这个判断,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还是以猪肉为例,您喜欢吃猪肉,却不能就此判断:猪肉对于您是稀缺的。只有当猪肉达不到您想吃的量(质和数两方面),我们才说猪肉相对于您稀缺。这个判断显然不是价值判断。

您混淆了以下两个问题的区别:对好坏判断的陈述,好坏判断。前者可以是事实,后者就是您的价值判断!


问的好!

他就是分不清这一点,所以总说价值是由主观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11:34: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8-1-19 9:51:00的发言:

他就是分不清这一点,所以总说价值是由主观决定的。

呵呵,fujo11大大的误解。我好像没有说过“价值是由主观决定的”,而是说“价值是主观的”,也就是说是人对物的功用性的主观认识。在事实认知和价值认知这种认识论分类中,我认为价值是后者,而非前者。

用你公司的食品来说:它是什么食品,形状质量如何,这是事实判断;而口味好不好,则是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好不好吃爱不爱吃,不是你的产品的自身属性,而是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最终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是这种价值关系在起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14:22:00
写的不错 我可以来学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15:28:00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19 11:34:00的发言:

呵呵,fujo11大大的误解。我好像没有说过“价值是由主观决定的”,而是说“价值是主观的”,也就是说是人对物的功用性的主观认识。在事实认知和价值认知这种认识论分类中,我认为价值是后者,而非前者。

用你公司的食品来说:它是什么食品,形状质量如何,这是事实判断;而口味好不好,则是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好不好吃爱不爱吃,不是你的产品的自身属性,而是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最终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是这种价值关系在起作用。

最终决定商品交换的,是商品供应方的许多因素和商品需求方的许多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商品三年前只在大卖场能卖掉,现在在小超市也能卖掉。这难道仅仅是人和物的关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16:33: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8-1-19 15:28:00的发言:

最终决定商品交换的,是商品供应方的许多因素和商品需求方的许多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商品三年前只在大卖场能卖掉,现在在小超市也能卖掉。这难道仅仅是人和物的关系吗。

果然不出所料,fujo11把价值和价格问题混为一谈。

你的大卖场、小卖部都是交易场所,谈论的对象是“价格”。离开交换问题,“价格”无从谈起。你自己在家里自给自足做饭吃,价值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没有“价格”问题了,因为你家里不是大卖场也非小超市。

价值,是需要什么的问题;价格,是如何解决这个需要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