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662 17
2005-06-19

采访教授要付钱   新闻学者:很滑稽


● 于泽远(北京)

  中国外交学院的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要收费,否则拒绝采访,但有新闻学者指教授接受采访收费是“很滑稽的事情”,甚至是一种腐败行为。

  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京华时报》昨天报道,今年以来,外交学院的部分教授达成共识:接受媒体采访要收取采访费,因为接受采访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常常要涉及自己的研究成果。

  至于价格,教授们要求电视采访每小时最少要付300元人民币(约62新元),报纸类采访每小时最少付200元人民币。

  “我必须收费,否则我宁愿不接受采访!”《京华时报》引述外交学院教授宫少朋的话说。

  而外交学院科研处一位负责人对此评论说,教授接受采访要收费是个人行为,学院不便介入。

  宫少鹏说,有人提出接受采访是公益事业不应该收费,但他们讨论后认为不能简单说是公益事业,应该收费。但有的媒体起初说好给钱,采访完了却不掏钱。

  据他介绍,去年年底上海一名教授提出接受采访要收费,但被报社批评了。同为大学教授,他们支持上海这名教授的做法。

  外交学院另一名教授张历历说,有人认为接受采访花时间,还有风险,所以认为应该收费。“现在是民主社会,只要采访前互相约定就可以。”

  据本报了解,要求媒体付费采访的学者远不止外交学院的教授,包括中国社科院和某些知名大学在内的部分学者前两年就提出先收费、后采访的要求,而且对中国境外媒体的收费标准高于境内媒体。少数知名学者甚至还有“采访经纪人”。

  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教授指出:“教授可以拒绝接受采访,但绝不能收费!”

公共职能不该收费

  展江认为担任公职的政府官员、教师接受采访都不应该提出收费要求,因为他们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他们担任的是公共职能。

  他说:“教授接受采访收费是很滑稽的事情!”

  展江指出,接受采访花费精力、花费时间绝不是收费的理由,因为采访收费会把新闻操作搞乱。“教授接受采访要收费是前无古人的,它是腐败向高校渗透的表现,应该受谴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如果教授只是对某个新闻事件提供分析评论,那他接受采访要收费是他们的权利,这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教授可以收费或者拒绝接受采访,媒体可以选择付费或者采访那些不收费的教授。

来源:《联合早报》网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9 16:06: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6-19 15:13:00

占用别人时间,利用别人智慧或私有信息,或者利用别人名声,为什么不该收费

私人权利问题,立场不同,主观评价不同,没有定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9 15:18: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0 13:54:00
警惕此一行为的泛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0 22:39:00

收费没有什么问题啊

干吗人家一定要无偿的接受你的采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1 19:47:00

呵呵,这位教授应该免费接受采访,然后得名,然后可以得大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教授出名了,电视台搞一个栏目,林教授专栏,嘿嘿,我的头发是某美容院赞助,我的西装是某服装公司的,领带是名利来公司滴,这样,林教授1小时的报酬是,美容院支付广告费3000元,服装公司支付广告费5000元,领带公司支付广告费2000元,电视台支付8000元报酬。当然不要忘了加税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19:48: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2 10:18:00
如果别人接受采访收费的话,教授接受采访收费也属正常,本人认为与学术腐败没有直接的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