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材料在大飞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使得飞机更加轻盈,载重量显著提升,而且机械强度和韧性明显增强,除了一直应用较多的高性能铝合金外,目前核心材料钛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应用正在不断加强。从波音和空客系列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类材料的比重持续上升。尤其是复合材料,在波音B787机型中这一比例高达50%。
铝合金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与刚相似,但由于其密度较低,在同样的强度水平下可提供截面更厚的材料,在受压时的抗屈曲能力更佳,因此高性能铝合金成为经典的飞机结构材料。历经五代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
表1、五代铝合金技术特点及应用

从历代军民用飞机中高性能铝合金应用占比可以看出,比重都很高,基本上维持在70%左右,其在飞机上的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1、各种类型飞机铝合金应用占比

自20世纪以来,应用在飞机各个部位上的铝合金性能不断地提高,主要应用于机身和机翼部分。
表2、20世纪欧美国家铝合金在飞机不同部位的应用情况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到飞机上的铝合金型号主要为2000系(Al-Cu)和7000系(Al-Zn-Mg-Cu)两个系列产品。更轻、强度更高的铝锂(Al-Li)合金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涉及到这两个系列的上市公司铝企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铝业、南山铝业、云海金属、鸿特精密等。
表3、飞机用主要铝合金的特点、用途及状态

钛合金是在钛金属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具有强度高、密度小、机械性能良好、韧性和抗腐性优异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飞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宽泛。
图2、A350超前技术应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合,形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复合材料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等特点在军民用飞机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高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应用的最为广泛。以波音787为例,复合材料几乎覆盖了飞机的全身。
图3、波音787选材

航空业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复合材料在新型军民用飞机上的占比越来越重。在2005之前,军用飞机上复合材料的应用要远大于在民用飞机上的应用,然而波音787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引领着未来大飞机产业的发展方向。波音787机体结构的一半左右都是用更轻、更坚固的碳纤维强化胶制作,大幅减轻了飞机自身的重量,与现有的中程飞机相比,可以节约多达20%的燃油。另外,使用合成材料代替铝金属,还可避免金属损伤要直到碎裂时才会被发现的难题,可节省30%的维护花费,大幅降低了运营和维修成本。主要涉及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两类。
图4、复合材料在军民用飞机上的应用增长趋势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是钢的7-9倍
2005年,全球碳纤维市场仅为9亿美元,而2013年可望达到或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有望达到400亿美元,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也将进入全新的时代。目前,世界碳纤维产量达到4万吨/年以上,全世界主要是日本东丽、东邦人造丝和三菱人造丝三家公司以及美国的HEXCEL、ZOLTEK、ALDILA三家公司,以及德国SGL西格里集团,韩国泰光产业,中国台湾省的台塑集团,等少数单位掌握了碳纤维生产的核心技术,并且有规模化大生产。我国目前的碳纤维市场规模大约为7000吨左右。
随着中国对碳纤维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化纤行业重点扶持的新产品,成为国内新材料行业研发的热点。采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湿法纺丝技术已经获得成功。利用自主技术研制的少数国产T300、T700碳纤维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2012年,全球玻璃纤维产能大约为520万吨,中国玻纤产能占世界的比重大约为60%。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领先企业毛利率在25-35%之间,明显高于国外巨头10%的毛利率。世界玻璃纤维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作为新生力量,经过近几年来年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已经成为国际玻璃纤维市场上的新寡头。
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最大地区,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