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发展战略。有了“城镇化”这种称谓。城镇经济在改革之初先活跃起来,与农村改革有关,也与乡镇企业有关。归根到底是市场化的结果。但政策制定者没有认识到费孝通的这层含义,搞了些人为的造城运动。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北大周一星有论文阐述过这些问题。你可以去看看。
确实中国还不到逆城市化的阶段。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前年中央提出的所谓新城镇化,不知所云。是优先发展小城镇、还是大中城市,不应该是学者说了算,也不应该是领导说了算。应该交给市场决定。领导最好不要瞎掺合,学者最好不要瞎点步。格罗培斯路径是最优选择。
所以,这种称呼的区别没有太多意义。就叫“城市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