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昨PM2.5浓度维持低位 更多市民选择清净迎财神 今年除夕夜申城烟花爆竹垃圾减少100吨后,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不放爆竹“迎财神”,“让财神爷过个清静、环保的年。”不少市民感到,昨晚的“迎财神”鞭炮齐鸣,比往年来得更晚,也没有那么集中了。截至21时,本市AQI为69,良。PM2.5小时浓度则维持在15.7微克/立方米的低位。
昨天,冷空气的到来驱散申城上空的大雾,也让上海的空气清新不少。白天起,本市PM2.5小时浓度一路走低,14时,一度降至13.3微克/立方米。本市AQI指数也随之一路下滑,16时,AQI跌至95,回归“良”,空气宝宝再度展笑颜。随着晚上“迎财神”的鞭炮声响起,污染物浓度有所回升。
上海已经有充分数据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烟花霾”对空气污染确有一定的“贡献率”。去年初五凌晨2时,本市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到279.7微克/立方米,较前一日18时增长了3.1倍,超出日均浓度标准限值2.7倍。同期,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浓度也同步呈现成倍增长态势。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副主任魏海萍指出,春节期间年初一和初五空气污染的来源和成因机制就是由于集中大规模燃放烟花爆竹污染所致,故可称为“烟花霾”,这也是产生春节期间两大时间段污染成因的内因。
记者发现,越来越多市民正加入过环保年的队伍。昨天,“@上海发布”官方微博就发出倡议:过去,“迎财神”拼的是谁家爆竹放得响、放得多,这是我们的传统民俗,也为了增添喜庆的过年气氛。但PM2.5的飙升令人倍感压力,今年你愿意让“财神爷”清静过年吗?得到不少网友的积极响应,有网友调侃,“要是雾霾严重了,财神连路都伐认得了。”
民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仲富兰表示,能感觉今年上海的除夕夜,耳边隆隆的爆竹声弱于往年,“满地落红”视觉场景也好于往年,空气中几乎没有鞭炮燃放过后带来的火药味。而“迎财神”是上海鞭炮燃放的又一个高峰时段。人们是选择“年味”还是“烟味”?在仲富兰看来,马年新春,大多数上海人会选择绿色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