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255 78
2014-02-07
我个人对于非高校或科研机构教师能够做出优秀的学术成果持怀疑或者否定态度:
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压力。
       之所以抛出这个观点和原因,主要是对个别博士生打算毕业后有志于科研爱好的筒子们浇冷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一份兴趣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浇灌,可是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选好方向和道路,结果注定是悲剧的。
       我并不怀疑、也不否认许多经过多年学术训练的博士在高校或科研机构里没有出优秀的学术成果,
这也许是因为生活艰辛、社会诱惑太多等等。但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博士到了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
公务员,那么会更没有压力。压力就是动力!没有压力意味着动力薄弱,这时常常会陷入自我安慰中
比如为了房子、孩子、票子、车子、面子等等原因,而不打算从事科研工作。因为科研,即使是最一般
的经济学研究也需要对现实现象或者问题进行逻辑归纳和演绎,然后不断琢磨好的方法或模型来解释
其中的因果关系,结果出来后还要通过各种检验或者推倒从来。如果没有忍受寂寞、坚持不懈的精神,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的建议:希望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博士们,一定要选好平台,珍惜机遇,排除干扰,默默研究,
千万不要有得陇望蜀的思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又想多攒钱又想学术上有所建树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
又想当官又想学术更不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7 17:24:50
当你有车、有房、有娃、有位,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且十分厌倦流俗之弊后,可能也会有种寻找人生价值的冲动,会有种回归本心、做点学问的愿望。不奢望能改变世界,但希望给学术界多一种不一样的视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7:35:28
不是你能力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就算你的文章能通过匿名外审专家,大多数还可以的杂志社编辑部最后选择稿件时发现如果你不是在比较好的高校或科研单位工作,那他是不会用你的稿件的,这是事实,信不信由你了。当然你可以说科研不代表写文章,呵呵,那我就不知道能有什么更合适的代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7:39:30
ncu_xiao 发表于 2014-2-7 17:35
不是你能力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就算你的文章能通过匿名外审专家,大多数还可以的杂志社编辑部最后选择稿件时 ...
说的很忠肯啊!确实有你说的这种情况,毕竟单位是你最好的名片。我们都生活在标签的世界中,既受其益,也受其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8:26:19
其实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我老婆是理工科的,研二就在SCI和EI发文章了。当时有机会去新加坡国立读博,结果怕耽误结婚没去,留在国内直接工作。工作后貌似只以  第三作者名义在北核发过一篇文章。不过她的工程经验倒是培养了不少。惰性确实是难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7 18:28:54
我倒是觉得生活无忧才能出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