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吹雪666 发表于 2014-2-10 14:34 
所以目前的经济问题并不是要解决财富的计量问题,而是解决就业、经济波动和危机以及通胀和利率决定等问题 ...
我们可以从“财富”的词源上看财富的本质,“财”的本义指货币多,“富”的本义指货物多。“财”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贝才,“贝”是古代的货币,“才”字意是增长。“富”也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宀畐,“宀”字意是房屋,“畐”字意是充满,本意指货物充满了房屋。有趣的是,这个房屋也可以理解为所有权的意思。“货”的字形意义指钱币和物品之间的交换。“货”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贝化,“贝”是古代钱币,“化”意指交换。
商品交换和货币的出现在中国古代非常早,其历史之悠久超乎我们的想象。可能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六、七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很多相似物品在相隔千里之远的地方发现。很多考古学家认为是战争掠夺造成的,这种解释有些牵强,毕竟那个时代交通不发达,到相隔千里之外去打仗困难了一点。更符合逻辑的解释应该是商品的相互交换,彼此喜欢对方的商品,然后进行交换,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考古发现最早的贝币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有了统一的政治,商业就更加发达。商人非常善于做生意,今天“商”业、“商”人、“商”品等词的意义都来自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还有一个证据。很早以前,古人就对全国各地的物产进行过调查,相当于今天的工业普查。在《尚书•禹贡》中,记载了全国各地的物产,这些记载和考古非常吻合。
由此可见,“财富”的本义是货币和商品的总和,这和今天的情况完全符合。货币和商品在经济中形成了两个相辅相成的循环。一个是货币的循环,一个是商品的循环。两个循环缺一不可,商品的交换需要货币的媒介,货币必须依附于商品交换才称为货币。这两个循环就像水流一样构成了商品的流通。所以货币也称为“通货”,商品的交换也称为“流通”。《管子•轻重乙》:“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硗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因此,研究经济学就必须从这两个循环着手。即:一个是货币的循环,一个是商品的循环。下次,我们看看商品循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