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096 7
2008-02-19
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21 04:52:00

对你问题的理解: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1和x2,则首先对x1征从量税,然后再将所征税收返还给消费者.问此种情况下消费者预算线如何画.

按照此种理解,画法分两步如下:

s1:做出单纯征收从量税时的预算线,即原预算线纵截距不变,仍为m/p2,横截距由m/p1变为m/(p1+t);假设此约束下x1的最优选择为x1*,则征收的从量税总额为t*x1*.

s2:做出返还税收时的预算线,返还税收等价于消费者收入增加,s1中的预算线向右平移,平移量为t*x1*/p1单位,即得到了所需的预算线.

另:

s1中预算线方程为:(p1+t)*x1+p2*x2=m

s2中预算线方程为:(p1+t)*x1+p2*x2=m+t*x1*,由于x1*=x1(p1+t,p2,m),因此,此预算线也可写成(p1+t)*x1+p2*x2=m+t*x1(p1+t,p2,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1 12:32:00

谢谢解释

你的解释很清楚,但是我还有些疑问。按照新的预算线,根据显示性偏好,新的消费束(X1',X2')将落在等效用线U'上,且U'<U。但是如果消费者不根据每次返还的效用最大化消费,而是消费最初的X2并将所有返还的钱不断的购买商品1上,极限值X1''将跟税收之前的消费X1相等,这样还可以回到最初的效用U上。所以假设所有消费和税收返还都在当期完成的话,得到最大化效应的消费束仍然应该是(X1,X2)。即使返还和消费不在同期,那么从消费者的一生来看,以上分析仍然适用,所以理性的消费者会按照税收以前的消费束消费,最大化最终的效用。

而且你所解释的预算约束最大的问题是,它跟X2的截距比原来大,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收税不会改变对商品2的最大消费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1 19:41:00

U'<U吗?不是吧。税收返还了,怎么也不会效用降低吧。没看明白


我觉得xabichao的分析逻辑是税收返还等价于收入增加。

楼主的问题是不是没问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2 10:32:00

不好意思,原先的解释的确有问题.

受cheetahyk讨论的启发重新考虑得到如下解释:从量税返还的预算线与原预算线相同!

因为:

从量税返还条件下:x1的价格为p1+t;x2的价格仍为p2;消费者的总收入为原收入m,再加上返还的税收额t*x1;

所以预算约束为:(p1+t)*x1+p2*x2=m+t*x1等价于p1*x1+p2*x2=m.

原来的解释错在忽略了会不停的对所消费的x1征税,并进行返还,也就是楼主所说的会涉及到极限问题

欢迎继续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2 14:26:00

知音阿

我跟你得出来的预算线一样。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里面分析了燃油税的返还问题。因为美国不是按照购油量返还而是平均反还给所有人,所以买油多的人income确实减少了,但是消费者感受到的油价的增加也觉不是p(1+t),而是p(1+t*r),r是由于平均返还,买油人income的损失。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跨期返还中的r还应该包括返还税收的折现因子。所以我感觉平狄克的这个分析很有问题。当然,以上都基于消费者是理性的分析。如果他们不够理性,感受到的新价格确实是p(1+t)。综上,我觉得这个问题中,预算线只会转动,不会平移,因为其他产品的最大购买量不会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14:28: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