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16:34:55编辑过]
没有必要把一个人捧到这么高吧
即使是西方经济学的泰斗
也是被不断批判和超越的
经典性不在于研究结论的对错,而在于给未来研究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是我们研究道路上的一块石头
是无数基石中的一块
也许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块
但是绝对不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墓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4 1:15:39编辑过]
掩耳盗铃!
客观的评价马克思就可以了。西方经济学大家,哪一个没有被批判过。但丝毫无损大家的风范。
有些时候你越是维护,越让人们觉得怀疑。长期以来,我们太喜欢剥夺别人多判断能力了。
强烈支持3楼的。
就是引经论点,的确没有一点创意
引经也引得太老,一点说服力都没有。让人越发的怀疑。
我很喜欢马克思经济学
萨缪尔森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经济学家
中国现在目前的误点就是从来没有人去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超出熊彼特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
熊彼特虽然一直很反对马克思,但是他却真正的发展了
中国现在天天喊要用与时具进的眼光看马克思主义
但是从来都是在高调的不断解释它,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发展了他
中国的悲哀还是马克思经济学真的没有价值?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特别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马克思的思想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值得认真研究。
但是真理是在批判中前进的,把马克思的理论拿出来讨论是有益的,如果盲目否定,而不是用证伪的方法去科学论证,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思想流派都有自身的利益所在,排除异己是人类的本能,经济学家也一样,西方主流经济学也一样。
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经济思想,就不会盲目偏激,被人左右。
吴老该退了。
这不像论文,而是乱扣帽子毫无技术含量的卫道文。
举个简单例:萨缪尔森尤其害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害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试问,萨缪尔森曾用数学推理质疑过《资本论》核心逻辑,几十年来谁反驳得了?所谓“马主义”学者们,只会一根筋的贴标签,举个大旗一划啦就是两拨:好人和坏蛋,而不去严谨、科学的做学问。马著逐渐式微,你们不该反思吗?
毕竟是老前辈,不好多说了。
先别说超越 和 发展马克思把
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历史上的坐标
目前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超越他的人物出现
当然 论坛里除外 个个别马克思高明
楼主不用害怕人们反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我们这个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有人敢公开在国家重点刊物上发表反马克思的言论!!不知道马克思看到这种现象是悲还是喜!
吴老该退了。
这不像论文,而是乱扣帽子毫无技术含量的卫道文。
举个简单例:萨缪尔森尤其害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害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试问,萨缪尔森曾用数学推理质疑过《资本论》核心逻辑,几十年来谁反驳得了?所谓“马主义”学者们,只会一根筋的贴标签,举个大旗一划啦就是两拨:好人和坏蛋,而不去严谨、科学的做学问。马著逐渐式微,你们不该反思吗?
毕竟是老前辈,不好多说了。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还是说上两句吧。
吴老此文就是一篇介绍和纪念性文章,你让他有多少技术含量呢?如果说有含量,那么真正做学问的人,都很清楚,这里最有价值的东西正是很多人所不屑的引经据典,把大量的思想和理论做了系统的整理,对于有意于做这方面研究的人来说,不但提出讨论的思路,也提供了全面的材料。
正如宋承先所说,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回避自己的阶级性和倾向性,吴老他们这一批老一代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倾向性是非常明确的,谈不上你所说的“乱扣帽子”,你的话倒是有点“乱扣帽子”。
萨缪尔森对《资本论》核心逻辑的质疑来自于斯拉法,明确且系统质疑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萨缪尔森,而是斯蒂德曼,对于这个质疑,很早就有回应,日本、美国学者很早就已经从根本上批评过这个质疑的错误。最新的研究可以看看一下孟捷教授的系统反驳。把文章送一你份吧--你没有看到,并不等于没有人做。
这里看到的众多的质疑甚至是漫骂,不禁让人想起十多年前吴老关于苏联问题和中国改革的文章,此文在苏联获得了普遍的承认和赞赏,在国内却遭到了那些“崇尚言论自由”的学者们,发自意识形态观念的批判,这一事件,也成为新自由主义成为中国理论界与学术界“主流”的标志之一。
今天,在我们反思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的时候,不要求清算什么,不要求学者们有多大的智慧去分清对错,只要求有个严谨、客观一点,中肯一些的态度即可。然而,现在看来,这点要求,对于现阶段的学术环境来说,可能还是过高了。
引发感想太多,说得多了。大家尽可批判,恕我不愿再回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5 9:47:48编辑过]
楼主不用害怕人们反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我们这个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有人敢公开在国家重点刊物上发表反马克思的言论!!不知道马克思看到这种现象是悲还是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 0:05:52编辑过]
针对中国的经济状况,所有劳动者,包括这里这些将来要参与到企业中的网友,他们如果要真正的了解和看清中国经济的实质,真正了解自己在这种经济方式中的地位,真正了解和规划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读懂马克思的经济学,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那种在经济理论上将自己放在资本家(企业家)地位上来理解自己的现实和命运的朋友们,除非你毕业之后能够真正成为有实力的资本家,否则,你的理论只能是你意淫的工具,而你自己,则不得不成为出卖劳动力的打工仔,你的前途命运,不得不依靠马克思的理论寻求出路。等到此时,你将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是真正符合中国现实的经济理论,因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所针对的对象,正是一切存在“资本”操作方式的制度。
西方经济学,是资本家赚钱的经济理论,可惜那些赞成这种理论的书呆子很少能成为这种理论的受益者。当他们的工资一降再降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资本是一种权力的垄断,是人的命运和价值的垄断。
前段时间工作有些忙,没有能经常来。现在也只是跟着大家的讨论跟跟帖,前两天还是跟ccggqq就货币发行问题争了几句,可是这两天不见他人了。https://bbs.pinggu.org/thread-290208-1-1.html&star=5&pag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5 10:26:04编辑过]
创新猜想的熊彼特已经死了50年,伦敦学派的罗宾逊也死了30年。
清醒的评价马克思经济学的两位逝者的理论书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里,都已经成为了图书馆里的摆设。
拿死人来压活人,忽悠活人,学术道德真是缺到家了。
如此说来,做学问,做评论,都只能用活人的来“忽悠”活人,才算符合你的所说得的“不缺德了”?
如此说来,物理学上今天还在反复讲的相对论,以及爱因斯坦对牛顿理论的评价,岂不是都“缺了大德了”???
用马歇尔、米赛茨、庞巴维克的东西拿过来批判马克思,是不是也“缺了大德了”???
你怎么知道,熊彼特的罗宾逊的东西已经成了摆设?这些东西被当成了摆设,现在活跃在国际上的两大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和“后剑桥学派”,用的是哪些“活人”的书呢?
你就是这样读马克思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5 12:40:39编辑过]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