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74 2
2014-02-18
  早在2002年4月1日,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就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通知》要求全国各省辖市以上城市须在2003年底前实行阶梯水价,其他城市则在2005年底之前实行阶梯水价。在这期间国内有很多城市开始尝试推进阶梯水价制度。

  郭凡礼表示,目前国内各城市对阶梯水价的尝试已经超过十年,然而收效甚微。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油、电、煤、水、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拿水资源来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不对价格进行改革,那么以后的情况将越来越糟;其次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以前政策是一刀切,用多少资源交多少费用,现在要引入市场机制,一方面要保障基本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遏制铺张浪费。

  当然,之前的定价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方说单一计量水价,无法体现效率与公平;另外价格听证会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充分听取广大居民的意见,还需要供水单位公开成本收益账,另外政府应公开自来水公司运营成本,公开、透明地展现给老百姓。

  郭凡礼指出,而水、电、气等居民类资源性产品实施阶梯价格制度,对居民以及整个市场定价而言,其好处显而易见:从政府层面来说,资源型的产品实施阶梯价格可以节约资源,利国利民;从居民层面来说,实施阶梯定价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会给予浪费资源的居民一定的价格惩罚,同时可以给予用量很少的或者生活条件不好的居民一定的补贴,体现了人性化,也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而政府对于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似乎总是“涨多跌少”,给人一种“越改越贵”的感觉,郭凡礼表示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不过首先要来看政府对于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目的很简单,就四个字节约资源,而不是涨价。明确了这个目的之后,后续需要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个目的,而涨价只是其中的一个措施。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做,比如说建立民众的节约意识,但是后者显然没有前者的见效快,于是加价也成了价格改革常用的方法。

  除了政府对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调控之外,郭凡礼表示舆论宣传也非常重要。在国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里有很多的公益广告,比如说私家车等红灯的时候要熄火,减少排气污染;在新加坡广告里面呼吁大家吃饭要减少浪费等等。但反观我国,很遗憾,基本上都是商业广告,很少看到公益广告的身影,这也是因为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急功近利,虽然再改变,但步伐太慢。而只有让老百姓有了这个意识,让他们知道节约是美德,浪费是可耻,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现在的资源浪费,而这个是不关乎金钱的,要让他们知道不是用的多交的钱就多,而是要他们知道,我不能用的多,因为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18 19:27:48
改革进程曲折反复,如此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18 21:18:56
舆论诱导很重要,要从孩子抓起,大人做榜样,社会立模范,提倡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