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第一部分:名次解释
第一章
1、模型: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
2、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3、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第二章
1、总体回归函数:指在给定Xi下Y分布的总体均值与Xi所形成的函数关系(或者说总体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示为解释变量的某种函数)。
2、样本回归函数:指从总体中抽出的关于Y,X的若干组值形成的样本所建立的回归函数。
3、随机的总体回归函数:含有随机干扰项的总体回归函数(是相对于条件期望形式而言的)。
4、线性回归模型:既指对变量是线性的,也指对参数β为线性的,即解释变量与参数β只以他们的1次方出现。
5、随机干扰项:即随机误差项,是一个随机变量,是针对总体回归函数而言的。
6、残差项:是一随机变量,是针对样本回归函数而言的。
7、条件期望:即条件均值,指X取特定值Xi时Y的期望值。
8、回归系数:回归模型中βo,β1等未知但却是固定的参数。
9、回归系数的估计量:用已知样本提供的信息所估计出来总体未知参数的结果。
10、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指根据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1、最大似然法:又称最大或然法,指用生产该样本概率最大的原则去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2、估计量的标准差:度量一个变量变化大小的测量值。
13、总离差平方和:用TSS表示,用以度量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动。
14、回归平方和:用ESS表示:度量由解释变量变化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部分。
15、残差平方和:用RSS表示: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是由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变化的部分。
16、协方差:用Cov(X,Y)表示,度量X,Y两个变量关联程度的统计量。
17、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用R^2 表示,该值越接近1,模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得越好。
18、t检验时针对每个解释变量进行的显著性检验,即构造一个t统计量,如果该统计量的值落在置信区间外,就拒绝原假设。
19、相关分析:研究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形式
20、回归分析: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还有更多可下载附件(附件还有简答题的回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