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们的理性思维,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能获得的效益最大化,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朱元璋还是美国的罗斯福,当他们面临自己手中的国家出现危机,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的时候都毅然放弃哪怕在历史上曾作为多么大的功臣存在过的黄金而大胆改革采用信用货币。这种大胆的政策改革尝试就是人们最求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表现。同时,在他们实施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点:想要用信用纸币取代金币在货币市场上的作用需要一个具有良好国家信用和具有强有力政权专利与威慑力的国家做后盾,毕竟黄金的价值已众所周知,想要用无价值的纸币取缔黄金在市面上流通必然要含有很大的纸币贬值风险,必然会受到人们的抵触,只有具有很强威慑力的国家才能强制进行改革,同时,也只有具有良好的国家信用,人们才能心甘接受改革。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的“人的天性中确实有利己的一面,而它恰恰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经济要有所发展,少不了根治于人们内心的欲望。当人们为了在短时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利益,各种提高效率的机器设备便有了发明的动机,经济更发展;当大量人为利益所趋四处寻金,寻金热也就成为一种风潮。但当人的欲望成为一种贪婪的野心,效用的最大化也会出现危机。为寻金产生的战争,很多人在最求黄金的途中以放弃生命为代价这就显得很不值了。所以黄金所代表的利益固然诱人,但人们在追求它的同时也更不能忘了约束的规则条件,免得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