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41 8
2014-03-15
众人所知,经济的增长就是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与促进的增长,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消费能力和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外乎这两个方面的同步增长,缺一不可。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人们往往采用各种形形色色方式刺激或扩大消费,采用科技以及投资手段提高生产力,从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人类经过工业革命以后一百多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其消费形式和种类以及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我们从经济社会中的供求关系,不难看出消费与生产之间的依存和相作用的关系。因此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合理地将消费与生产提升到相对应的水平,也就是说消费与生产要保持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人类经济社会中其实没有绝对的平衡,只有合理的保持一定的相对平衡,经济才能有序地增长。
很少有人知道,社会财富分配取决于社会劳动价值体系(劳动价值是指包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综合劳动价值)。所谓的劳动价值体系是指,由于社会对不同性质的劳动价值认定的不同,由这些不同的劳动价值所形成的体系。对不同劳动价值的社会认定,是通过该劳动价值所产生的商品价值或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利润所表现出来的,例如,农民种植一斤稻米所获得的利润,就表现出农民种地的劳动价值、生产工人生产一双鞋,其所获得工资就表现其生产劳动价值、学校教师教学一堂课所获得的工资,就表现出教师授课的劳动价值、警察执勤一天其所获得的工资,就表现其职业的劳动价值、公务员上班一天所获得的报酬,就体现其社会劳动价值。大家都知道,在人类社会未使用货币之前,都是采用物与物交换来实现商品交换的。如果在自由交换情况下,一位农民将自己种植的一百斤稻米拿到市场上,可以换取牧民的四只羊,这表明农民种植一百斤稻米与牧民养殖四只羊的劳动价值基本相当(成本可以不计)。如果有一天,在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以及供需关系和市场供应量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这位农民将自己种植的一百斤稻米拿到市场上,只能换取两只羊,这表明农民的劳动价值在这个时期被社会的认定下降了,但实际上农民在这个时期被剥削了,或者说牧民的劳动价值在这个时期被社会的认定提高了,而剥削了其他劳动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认定存在不合理,经济社会就存在剥削,劳动价值体系就会失衡。对于现代社会来讲,货币代表着社会公共财富,社会公共财富的分配是通过劳动价值的认定来实现的。如果人类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认定存在严重不合理,只有少数人的劳动价值被认定过高,就会产生巨大的贫富差距。当然,由于对劳动价值的认定的不合理,也同样让资本拥有者获得更大的利润,使社会财富向资本拥有者倾斜。我们
之所以说,社会消费能力取决于社会财富分配,是因为社会消费总量取决于人均社会消费。因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一定是社会生产能力提升速度与社会人均消费能力提升速度几乎相当。如果社会人均消费能力提升速度过于滞后社会生产能力提升速度,那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因此劳动价值体系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方面,必须存在一个合理的相对平衡。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消费能力取决于社会财富分配,而生产力取决于科技进步与资本投入。因此自古以来,各国ZF拉动经济增长总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但是如果忽略两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都必将引起消费与生产的失衡,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崩溃。所谓的投资型经济是指,通过投资形式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以及人为扩大社会消费总量,从而达到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从形式上看这种经济形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这路。但是如果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形式就会存在很大缺陷。投资型经济所带动消费不可能是社会的基本消费,投资型消费并不是社会最终消费,而是为社会提供扩大消费的种类和条件,如投资建设楼宇、道路、桥梁、高铁、航空以及某些产业等。投资型经济必然迅速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的情形下,就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使得社会人均消费能力增长速度滞后于生产能力,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投资越多产能过剩就越严重。由于产能过剩使得社会财富无法在短期内被社会消费所化解,那么这就必然导致经济通胀(因为M2与GDP的增长是同步的)。因此投资型经济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就越严重。另外,投资型经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社会总体产业发展不均衡,必然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投资型经济应当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可以在经济特殊时期,作为一种激活经济和平衡经济的手段,而不能作为长期国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15 11:41:06
投资是经济繁荣与衰退的推动力,而繁荣与衰退直接影响“充分就业”,在中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充分就业占有第一的地位。

为了保证充分就业就要忍耐其它的问题,这就是取舍的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5 14:19:48
cj1108 发表于 2014-3-15 11:41
投资是经济繁荣与衰退的推动力,而繁荣与衰退直接影响“充分就业”,在中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充分就业占有第 ...
如果经济不能有效地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任何经济目标都是短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5 15:07:35
投资的成本来自于信贷,货币供需影响短期投资,而利率影响货币供需。本来市场供需会形成“均衡利率”,以便调控投资和消费,这就是“流动性偏好”,不过在中国利率的形成并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人为制定,相比之于均衡利率低得多,所以就人为刺激过剩投资。

现在利率市场化不是据说已经提上日程了么,如果开放利率形成机制,则投资和消费就会逐渐均衡。当然,我本人不大相信这种可能短期会实现,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廉价资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5 15:23:23
中国的企业主要参与的是“充分竞争行业”,充分竞争行业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是谁的成本低,如果中国的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可能会有许多企业甚至与银行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环境动荡。充分竞争领域是没有议价权的,要想改变这个现实就必须提高技术水平,但是短期甚至于中期根本不现实,而且比较优势会形成路径依赖。

改革从长远看当然是好的,但是短期来看就未必很好。好比一种药对于病人长期可以治愈,但是短期毒性却有可能使一半人毒死,要试试看么?怎样改革又不把经济体毒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我们指责执政者的时候,只是因为我们并不在他的处境下,否则,就会陷入和他一样的困境。所以指责是没有建设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5 18:49:09
cj1108 发表于 2014-3-15 15:07
投资的成本来自于信贷,货币供需影响短期投资,而利率影响货币供需。本来市场供需会形成“均衡利率”,以便 ...
利率是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完全市场化确是一个错误,资本的利率其实就是资本的利润,资本的利润不能高于社会一般润,否则,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另外,资本利率不可以随便波动,因为它是经济体系调整的支点。

过剩投资就是少数人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顾国家利益而制造出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