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825 2
2014-03-12
市场为何不待见银行  过去五六年来,银行板块成为A股投资者的伤心地,在香港挂牌的内地银行给国际投资者带来的也只有痛苦。账面上银行赚得盆满钵满,A股上市银行创造的利润占去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但在股票市场却成为吞噬财富的黑洞。在2013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银行股都在连绵下跌。利率市场化打破了银行的法定利差保护,这正是孕育银行巨额利润的温床。虽然存款基准利率并没有放开,但在市场机制下,它变得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活期存款几乎没有利息,这是银行的最爱。但现在别说活期存款,就是定期存款对储户也没有吸引力。理财意识的觉醒、网上银行的便利,储户的存款都变成了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在越来越大的揽存压力下,理财产品大行其道,银行存款的获得成本其实开始变得市场化了。ZF换届后,开始放开银行牌照,允许民营企业试点开办银行。公司业务是银行的创利大户,民营银行成批出现,民营企业就从忠实客户变成竞争对手。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让银行始料不及。仅仅一年前,还有银行高管说互联网公司对银行来说,是蚍蜉撼树,但现在很少有人这么看了。让银行同样挠头的还有腾讯,为了阻挠储户资金流向腾讯理财通,银行在转款额度上设置限制。挖银行墙角、将低息存款变成高回报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杀手级应用。大胆设想一下,这种理财产品的规模在很短时间内,将膨胀至数万亿元的规模,到时银行存款流失的痛感将更加强烈。互联网金融的野心不止于此。由于电商平台掌握用户交易信息,因而为用户提供一些短时、小额借贷变得顺理成章。
  虽然提供资产抵押并结合个人信用,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消费和流动资金贷款种类也变得丰富,但是在灵活性和批处理的成本上,银行在小微业务上并不占优势。小微业务被不少人视为银行业的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在
  这块业务上,它将直面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竞争。有公开市场,就不能屏蔽竞争,在惨烈竞争中才能确立和
  巩固市场领先优势。对银行业来说,竞争本身当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正像资本市场担忧的那样,银行现在
  手里抓着一堆烂牌,是中国去产能和经济转型风险的主要聚集地。银行在国有部门的贷款存量过多。这部分
  贷款不仅期限错配(借期长),而且利率错配(利息低)。国企一度被视为有ZF的隐性信誉担保,但世上没有救世主,央企退市第一单——长航油运退市几成定局。沉淀其中的,是银行一堆不良贷款,当时它们抢着给中外运集团授信。对于很多国企来说,都是新贷还旧贷,靠银行低价资金输血。如果银行拔掉输
  氧管,坏账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银行在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贷款规模过大,而且无论是哪个行业的贷款,房产和土地使用权都是最主要的抵押物。现在房地产行业都在讨论行业规模天花板的问题,而且房价10年暴涨
  后,价格已经在高位。打开银行的报表,有超过20%的权益回报率,四大行更是有外资银行难以匹敌的利润规模。但国内银行享有的却是全球银行业最低的估值。投资者是聪明的。现在上市银行动辄200%、300%的拨备覆盖率(提取的贷款价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在账面上简直铸成抵御不良贷款的铜墙铁壁。但谁信呢?只要能够付利息就不能算不良,借新还旧往后面拖。至于市场认为不良贷款数字被人为压低的银行业真实的资产状况,即便对银行业权威人士来说也如同盲人摸象。上一次银行业危机由199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后来中国银行业整体
  在技术上破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12 18:47:14
分析较为彻底  但是  银行相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有几张好牌的  就看怎么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2 18:54:20
Ice07007 发表于 2014-3-12 18:47
分析较为彻底  但是  银行相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有几张好牌的  就看怎么打了
切,安硕A50ETF都清仓了,还有救啊?破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