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34 10
2014-03-21
听林毅夫的话是要害死中国人的!兼论纸媒如何生存

  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说:“连续35年都是稳定高速增长,如果这条道路不是正确的道路,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正确的道路。”【1】

  “连续35年都是稳定高速增长”,就说明这种经济方式是正确的?就说明这条路一直可以走下去?什么叫“好景不长”?什么叫“一条道走到黑”?“好景不长”之前不也是一片好景吗?“一条道走到黑”前面一大段不也是通衢大道吗?有过35年好景就会永远有好景?有过35年顺利发展就会永远是一路顺风?不需要审时度势、及时转型?实际上正是因为好景长达35年,所以一定要分外警惕,及时转型。【请见附图:中国更应该有一个“五十年规划”】

  日本韩国可以靠出口发展,不等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也可以。外国人买得了中国那么多出口产品吗?而且日本和韩国也早已靠高科技发展了,没有一直卖死力气拼资源、拼劳动力搞出口。

  中国靠卖地发展经济,更是竭泽而渔,必然坐吃山空。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鼓吹要维持民间投资者的信心,以免房价和低价下跌,导致地方ZF无法卖地赚钱。【2】但房价问题仅仅是民间信心的问题吗?那么多房子空置,总体供大于求,这是靠信心能够解决的问题吗?

  看一国经济不能只看宏观数字,更要看微观情况。企业都无心、无力搞实业的话,经济必然要完蛋!林毅夫先生不妨去企业里看看有多少企业能够靠正常的生产经营赚取利润。

  “社会科学报”作为学术报纸,对林毅夫这种缺乏最基本的哲学常识和经济知识的言论,毫无察觉,居然还放在头版。

  科学不应该跟着名人、专家、官员跑,科学报刊的编辑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至少应该做到兼听则明,应该同时刊登不同的声音,以使读者能够得到完整的图像。

  刊登名人言论也许可以提高关注度和发行量,但是如果能够理性地批评名人言论,会收获更多的读者和支持。在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纸媒不应该人云亦云,发表一些网上唾手可得的文章,而只有向读者提供真正的有价值的观点和评论,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注释:
  1,林毅夫:我为什么力挺“三个自信”,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0日第一版
  2,李稻葵:积极应对再次“唱衰中国潮”,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0日第一版

(作者: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师)

黄佶:中国更应该有一个“五十年规划”.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21 16:00:00
mark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1 16:50:21
图片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1 19:41:19
历史会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2 00:17:07
mzl79 发表于 2014-3-21 19:41
历史会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那时就晚了!

经济决策不是做作业题,可以犯错误,可以等老师给一个正确的答案。

经济决策犯错误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甚至会导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劫不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3 10:29:40
林毅夫不就是跟着名利跑吗,台湾经济不行了,就跑到大陆来做”咨询“,赚钱,到了世界银行后再移居欧美,成功”转型“了,赚了钱也赚了名。还后顾无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